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手把  拼音:shǒu bǎ
机车、自行车或某些机器上供手握持、掌控的部分。如:「爸爸骑车时,总是两手稳稳地抓住手把,一点也不敢大意。」也称为「把手」。
《漢語大詞典》:一手把
一把。表示一手抓起的数量。 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 ,她含泪的去了。”
《國語辭典》:手把子  拼音:shǒu bǎ zi
1.手柄。器物上便于握持的地方。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御筵酒盏皆屈卮,如菜碗样,而有手把子。」
2.用费的奢与俭。如:「手把子大」。
分類:器物
《漢語大詞典》:弓把
亦作“ 弓靶 ”。亦作“ 弓弝 ”。 弓身正中手把握处。礼记·曲礼上“左手承弣” 唐 孔颖达 疏:“弣,谓弓把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佳兵:“凡樺木……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 清 赵翼 《初用眼镜》诗:“收宜近笔牀,掛岂杂弓弝。”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女子左手把弓靶一托,右手将弓梢一按,钓鱼儿的一般,轻轻的就把 安公子 钓了起来。”
《國語辭典》:挺举(挺舉)  拼音:tǐng jǔ
一种举重方式。用双手把杠铃从地上抬至胸前,再屈膝举过头顶,直到两臂伸直,两腿直立为止。如:「奥运会举重比赛,运动员抓举、挺举的试举次数均为三次。」
《国语辞典》:手提式  拼音:shǒu tí shì
一种有手把,便于提拿的构造形式。如:「手提式音响」、「手提式割草机」。
《國語辭典》:车把(車把)  拼音:chē bǎ
脚踏车、人力车或推车手执的把柄。
《國語辭典》:抻面(捵麵)  拼音:chēn miàn
1.用手拉长的面条。
2.用手把面块拉成面条。
《國語辭典》:拉面(拉麵)  拼音:lā miàn
1.汤饼。用面做的饼类食物。也作「馎饦」。
2.将面粉与水和好,略放一段时间,使得水分充分渗入面粉中,然后再将它用力拉长并对折,同时扑上乾面粉再拉,如此成倍数增加拉成许多的面条。也称为「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