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钜手(鉅手)
高手,才华出众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倪元镇 《人月圆》……风流悲壮, 南宋 诸鉅手为之,亦无以过。” 汪辟疆 《唐人小说·〈传奇〉叙录》:“太平广记所録诸条观之,文奇事奇,藻丽之中,出以绵渺,则固一时鉅手也。”
《漢語大詞典》:金谷友
指富有才华之至友。 唐 李玖 《四丈夫同赋》诗:“珍重昔年 金谷 友,共来泉际话幽魂。”参见“ 二十四友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友
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 、 欧阳建 、 陆机 、 陆云 、 刘琨 、 左思 、 潘岳 等二十四人。晋书·阎缵传:“世俗浅薄,士无廉节, 贾謐 小儿,恃宠恣睢,而浅中弱植之徒,更相翕习,故世号为 鲁公 二十四友。”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参阅晋书·贾充传
《漢語大詞典》:骋才(騁才)
(1).施展才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潘勖 凭经以骋才,故絶羣以锡命。”
(2).炫耀才华。 南朝 陈 徐陵 《斗鸡》诗:“ 季子 聊为戏, 陈王 欲骋才。”《花月痕》第四三回:“真有结构文字,非徒骋才也。”
《漢語大詞典》:才章
文才,才华。后汉书·仲长统传:“友人 东海 繆袭 常称 统 才章足继 西京 董 、 贾 、 刘 、 杨 。”南史·夷貊传上·天竺迦毗黎国:“﹝ 慧琳 ﹞有才章,兼内外之学。”
分類:文才才华
《國語辭典》:才色  拼音:cái sè
才华与姿貌。《红楼梦》第六四回:「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
分類:才华姿色
《漢語大詞典》:耀颖(耀穎,燿穎)
谓显扬出众的才华。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赠》诗:“耀颖上京,发迹扶桑。” 唐 权德舆 《赠太师贞武张公遗爱碑铭》:“乔枝戛云以直上,雄剑发匣而耀颖。”
燿穎:战国 时代, 赵国 平原君 门客 毛遂 ,在 平原君 选备人物使 楚 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颖脱而出。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以“燿颖”谓显露才华。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虽恃 平原 养士之懿,愧无 毛遂 燿颖之才。”
《国语辞典》:才媛  拼音:cái yuàn
有才华的女子。也称为「才女」。
《漢語大詞典》:才韵(才韻)
才华风韵。 唐 司空图 《障车文》:“某甲郎不夸才韵,小娘子何暇调粧。” 宋 秦观 《寄题倪敦复北轩》诗:“ 倪郎 才韵照冰壶,北向开轩颇自娱。”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郑善夫》:“《国宝新编》:‘……虽才韵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飘飘然有逍遥远举之志。’”
分類:才华风韵
《漢語大詞典》:隽发(雋發)
(1).英俊豪迈。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沙门 支遁 ,字 道林 , 陈留 人也。神宇隽发,为老释风流之宗。” 王闿运 《李仁元传》:“然其与人语,眉顙雋发,气逼人。”
(2).谓才华、情性、文采等充分表露。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道盛:“ 盛 既理有所长,又辞气雋发,嘲謔往还,言无蹔屈。” 沈昌直 《〈柳溪竹枝词〉序》:“同社 周子 芷畦 ,天才雋发,工于诗,与社中诸子相酬唱。”
《漢語大詞典》:才观(才觀)
才华和仪表。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孟达 ﹞有容止才观, 文帝 甚器爱之。”
分類:才华仪表
《漢語大詞典》:呈华(呈華)
显示才华。 明 李本 《重编〈诚意伯文集〉序》:“代有开创之君,必有佐命之臣,运筹定计,应机料敌,称豪雄矣,而或歉於文学;呈华炫奇,开新启昧,称儒硕矣,而无裨於武功。”
分類:显示才华
《国语辞典》:淩云笔(淩云笔)  拼音:líng yún bǐ
比喻超俗的写作才华。宋。刘克庄〈贺新郎。湛湛长空黑〉词:「少年自负淩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漢語大詞典》:韬辉(韜輝)
谓不显露才华。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故乃 宋伟 、 緑珠 之好声, 文君 、 慎女 之清角,尚掩面而不前,言韜辉而耻学。”
《漢語大詞典》:颖露(穎露)
(1).比喻才华显露。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 耿弇 牀下之言, 朱英 无妄之论,不得过耳。”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 西蜀 赵天泽 亦以为 诸葛孔明 之儔。盖虽未试於用,亦已颖露囊中矣。”参见“ 颖脱而出 ”。
(2).突出、崭露。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二:“絶巔峙峭石,生成非一状。要知颖露奇,只在蟠根广。”
《國語辭典》:颖脱而出(穎脫而出)  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
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机会而崭露头角。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也作「脱颖而出」。
《漢語大詞典》:韬采(韜采)
隐藏美丽的光泽。比喻埋没才华。隋书·炀帝纪上:“汇芳寂寞,投竿罕至,岂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