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旁求俊彦(旁求俊彦)  拼音:páng qiú jùn yàn
多方寻求有才干的人。《书经。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明。湛若水《格物通》卷六四:「立贤无方,旁求俊彦,此汤之所以王也。」
《国语辞典》:片善小才  拼音:piàn shàn xiǎo cái
片善,小小的长处。片善小才指稍有才干的人。《陈书。卷三四。文学传。陆琰传》:「吾识览虽局,未曾以言议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赏。」
《国语辞典》:深山出俊鸟(深山出俊鸟)  拼音:shēn shān chū jùn niǎo
(谚语)比喻穷乡僻壤也会出现相貌俊秀或有才干的人。如:「怪不得人说『深山出俊鸟』,没想到能在这种地方发现这样的人才。」
《国语辞典》: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拼音:yī duǒ xiān huā chā zài niú fèn shàng
(谚语)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才干平庸或相貌丑陋的丈夫。泛指好的人或物落入不与之相称的人物之中。如:「她不论是外表或内涵都远胜于她的丈夫,一些朋友谑称她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国语辞典》:小试牛刀(小试牛刀)  拼音:xiǎo shì niú dāo
牛刀,杀牛用的刀,比喻极大的才干、本领。小试牛刀比喻有大才干的人稍微显露一下他的本事。如:「这件事对你来说,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你又何必吝啬帮忙呢?」
《国语辞典》:王佐之才  拼音:wáng zuǒ zhī cái
可为卿相的才干。《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唐。杨烱〈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当朝一见,许其王佐之才;行路相逢,加以美人之赠。」
《国语辞典》:志能之士  拼音:zhì néng zhī shì
有志气、有才干的人。《后汉书。卷二二。朱祐等传》论曰:「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国语辞典》:有把傢伙  拼音:yǒu bǎ jiā huo
多用于称赞人有才干。如:「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确实有把傢伙。」
《国语辞典》:有才无命(有才无命)  拼音:yǒu cái wú mìng
有才干而时运不济。唐。李白〈暮春于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误学书剑,薄游人间,紫禁九重,碧山万里,有才无命,甘于后时。」唐。杜甫〈狄明府〉诗:「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国语辞典》:英明睿智  拼音:yīng míng ruì zhì
才干卓越而且智识通达有远见。如:「一个国家能否兴盛,端在是否能有英明睿智的领导人物。」
《国语辞典》:多事逞才  拼音:duō shì chěng cái
讥讽人故意生事以显露自己的才干。《红楼梦》第六五回:「究竟也无可管,不过是按例而行,不像他多事逞才。」
《国语辞典》:才短气粗(才短气粗)  拼音:cái duǎn qì cū
才干不足,气质凡庸粗劣。《隋唐演义》第八三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惧不能胜任。」
《国语辞典》:不学亡术(不学亡术)  拼音:bù xué wú shù
没有学问才干。《汉书。卷六八。霍光等传。赞曰》:「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也作「不学无术」。
分类:学问才干
《国语辞典》:才高气傲(才高气傲)  拼音:cái gāo qì ào
因有才干而高傲不谦虚。如:「他虽然能力很强,可惜才高气傲,以致处处受人排挤。」
《国语辞典》:无力感(无力感)  拼音:wú lì gǎn
心里的愿望,因受阻碍或能力才干不能全然发挥,所产生的挫折感。如:「有关单位不能相互主动配合,使我处理此事时充满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