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打著  拼音:dǎ zhe
假借别人的名义。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厮杀了一夜,如今天明也,咱打著他的旗号,必然开门也。」
《国语辞典》:打著  拼音:dǎ zháo
1.打中、打到。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哥哥性子不好,要打著你如何。」
2.不停的打。元。高文秀《𧫒范叔》第二折:「(魏齐云)这匹夫不打不招,(须贾云)祗从人,与我打著者。」
3.碰著。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早是俺活计消疏,更打著这非钱儿不行的时务。」
4.缠扎。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撚绒绳打著鬓须、皂纱巾珠琭簌,锦袄子金较辂。」
《国语辞典》:脚打著脑杓子(脚打著脑杓子)  拼音:jiǎo dǎ zhe nǎo sháo zi
走得慌忙的样子。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好块子马!脚打著脑杓子走,赶不上。」
《国语辞典》:打著灯笼没处找(打著灯笼没处找)  拼音: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谚语)比喻十分难得。《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灯笼也没处找去。」
分类:谚语难得
《国语辞典》:打著窜鼓(打著窜鼓)  拼音:dǎ zhe cuàn gǔ
从旁怂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郑贯打著窜鼓儿,巴不得杀了何正寅,他要权摄县事。」
分类:怂恿
《国语辞典》:满打著(满打著)  拼音:mǎn dǎ zhe
正计划著。如:「他俩满打著年底结婚。」
分类:计划
《漢語大詞典》:脚打着脑杓子(脚打着腦杓子)
形容飞奔,快跑。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好块子马,脚打着脑杓子走,赶不上。”亦作“ 脚踏着脑杓子 ”。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那廝这等快走!他挑着两箇沉点点的笼儿,我脚踏着脑杓子走,只赶不上。”
分類:飞奔
《国语辞典》:猛著先鞭  拼音:měng zhuó xiān biān
抢先猛打著鞭子。《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比喻勇往直前的样子。如:「他凡事都抱著猛著先鞭的精神,连我都望尘莫及。」
《国语辞典》:惊涛拍岸(惊涛拍岸)  拼音:jīng táo pāi àn
激荡汹涌的浪涛拍打著岸边。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捲起千堆雪。」
《国语辞典》:挑灯夜战(挑灯夜战)  拼音:tiǎo dēng yè zhàn
打著灯火在夜里作战。指熬夜做事。如:「为了通过明天的考试,今晚只好挑灯夜战了。」
《国语辞典》:造反派  拼音:zào fǎn pài
大陆地区在文化大革命时,一些红卫兵组织打著毛泽东所提出「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自称「造反派」。他们在地方上以向上夺权、打倒领导干部为目标;在中央则清除异己,视老干部为眼中钉。如今在大陆凡是干坏事者,被称为「造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