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执事(執事)  拼音:zhí shì
1.执行任务、担任工作。《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庄徵君复归了亚献位,执事的都复了原位。」《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贾大少爷一路观看,踱进客堂,就有执事的道婆,前来打个问讯。」
2.执掌事务的人。《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唐。元稹 授范季睦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乃诏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3.供使唤差遣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
4.工作、职务。《西游记》第五回:「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红楼梦》第七四回:「馀者皆在南方,各有执事。」
5.对人的敬称。宋。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执事率数百之众,困守城中,何足以抗我军?」
《國語辭典》:执事(執事)  拼音:zhí shi
仪仗。参见「仪仗」条。《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
《漢語大詞典》:百执事(百執事)
犹百官。书·盘庚下:“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国语·吴语:“王总其百执事,以奉其社稷之祭。” 韦昭 注引 贾逵 曰:“百执事,百官。”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严复 《原强续篇》:“夫以 中国 今日政治之弛缓不收,人心之浇薄自私与百执事人才之消乏,虑无起者耳。”亦省作“ 百执 ”。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若位极人臣,业展经纶,黜陟乎百执,启沃乎一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伏望陛下普詔百执,各贡所怀,留神省閲。”
分類:百官贾逵
《漢語大詞典》:移执事(移執事)
谓移用其民服役。周礼·地官·县正:“师田行役,移执事。” 郑玄 注:“移执事,移用其民。” 孙诒让 正义:“此与《大宰》九职:‘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事异而义同。”
《漢語大詞典》:执事人(執事人)
主管具体事务者;仆役。《水浒传》第一回:“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红楼梦第十七回:“刚至园门,只见 贾珍 带领许多执事人,旁边侍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公司执事人听得督办夫人要开船,不知是何等大事,那里敢违拗。”
《分类字锦》:执事有恪(执事有恪)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分类字锦》:辟雍执事(辟雍执事)
后汉书舆服志行大射礼于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执事者冠皮弁
分类:
《漢語大詞典》:马执事(馬執事)
古时骑马的仪仗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马执事等类,也记不尽许多。”
《漢語大詞典》:秉事
执事。谓受任为官。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 宰我 秉事,有宠于 齐 。”《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
分類:执事受任
《漢語大詞典》:马披(馬披)
指迎神赛会时迎神像出庙行列中开路的执事。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儺在平时,谓之香火。入会谓之马披,马披一至,锣鸣震天,先至者受福,谓之开山锣。”
《國語辭典》:左右  拼音:zuǒ yòu
1.左方与右方。《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
2.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3.称跟从的侍者为「左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三回:「至嘉德殿门,张让、段圭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
4.书札中常用的称谓敬辞,不直言对方本人,而称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是故不敢慝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5.帮助、辅助。《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6.控制、指挥。《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7.背离,有二心。《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8.反正。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这里无人,我央及你咱。」《水浒传》第六二回:「左右是死,索性说了。」
9.上下、光景。多放在数量词后,表示约略之数。汉。王充《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彊老寿,百岁左右。」《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
《國語辭典》:执政(執政)  拼音:zhí zhèng
1.执掌政权。《新唐书。卷一一五。朱敬则传》:「及执政,每以用人为先,细务不省也。」
2.掌握政权的人。《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杀子驷子国子耳。」宋。王安石 内翰沈公墓志铭:「平居闭门,虽执政,非公事不辄见也。」
《国语辞典》:女官  拼音:nǚ guān
1.在宫中执事的女子。《西游记》第一二回:「正嚷处,只见四五个女官,两三个太监,扶著他,直至殿上。」
2.女性道士,在道教门中修道的女道士。也作「女冠」、「女黄冠」。
《漢語大詞典》:监斋(監齋)
(1).道观执事者之一。主管斋醮诸事。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上座,监斋某等,并流迴左映,策地景於丹田;浩气中升,养天倪於紫室。”《封神演义》第七五回:“位在监斋成神道, 一气 仙名旧有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监斋:“每观观主一人,上座一人,监斋一人,共摄众事。”
(2).见“ 监斋使者 ”。
《國語辭典》:监斋使者(監齋使者)  拼音:jiān zhāi shǐ zhě
庙里厨房中供奉的神。《水浒传》第六回:「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监斋使者面前,提了禅杖,到处寻去。」
《國語辭典》:都寺  拼音:dū sì
掌理寺院杂务的僧人。《水浒传》第四回:「监寺、都寺,不与长老说知,叫起一班执事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约有一二百人,都执杖叉棍棒,尽使手巾盘头,一齐打入僧堂来。」
《漢語大詞典》:斋娘(齋娘)
侍奉皇后祭祀的女执事。新唐书·礼乐志三:“ 中宗 时,将享南郊,国子祭酒 祝钦明 言皇后当助祭……於是以皇后为亚献,补大臣 李嶠 等女为斋娘,以执籩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