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禹会群方
 
万国执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哀公·传七年〉~009~
季康子欲伐邾。乃飨大夫以谋之。子服景伯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孟孙曰。二三子以为何如。恶贤而逆之。对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唯大不字小。小不事大也。知必危。何故不言。鲁德如邾。而以众加之。可乎。不乐而出。秋伐邾。及范门。犹闻钟声。大夫谏。不听。茅成子请告于吴。不许。曰。鲁击柝闻于邾。吴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何及于我。且国内岂不足。成子以茅叛。师遂入邾。处其公宫。众师昼掠。邾众保于绎。师宵掠。以邾子益来。献于亳社。囚诸负瑕。负瑕故有绎。邾茅夷鸿以束帛乘韦。自请救于吴。曰。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辟君之执事。以陵我小国。邾非敢自爱也。惧君威之不立。君威之不立。小国之忧也。若夏盟于鄫衍。秋而背之。成求而不违。四方诸侯。其何以事君。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邾赋六百乘。君之私也。以私奉贰。唯君图之。吴子从之。晋·杜预注:「诸大夫对也。诸侯执玉,附庸执帛。涂山,在寿春东北。」
杨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璥(1620年6月25日—?年),字执玉,号若虚。北直隶河间府青县人,顺天府宛平县籍,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中式顺天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崇祯十六年癸未科会试书三房,中式第285名,殿试二甲17名,大理寺观政。明亡后归降李自成,授扬州府尹。随后降清,授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顺治二年(1645年),任陕西学政。顺治四年,任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巡冀北道。顺治七年,改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下湖南道。次年,改任山东按察副使分守登莱道。顺治十一年,任江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江宁道。顺治十四年,改河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汝南道。次年,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康熙二年(1662年),担任山西乡试正考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9—1733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益功,一字蓟门。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雍正间官至兵部尚书,署直隶总督。为官勤于治事,执法不阿权贵,于百姓民生之计,多有疏奏。
维基
唐执玉(?—1733年5月6日),字益功、蓟门,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为清朝进士、政治人物。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唐执玉登进士,得第二甲第十六名。后官任浙江德清知县。五十三年(1714年),任工部屯田司主事。五十四年(1715年),任户科给事中。五十七年(1718年),升户科掌印给事中,即户科掌印。六十年(1721年),擢鸿胪寺卿,兼任奉天府府丞。雍正元年(1723年),升大理寺少卿。二年(1724年),入太仆寺卿,兼任宗人府府丞。四年(1726年),任礼部左侍郎。五年(1727年),充知贡举,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七年(1729年),署任直隶总督。八年(1730年),升兵部尚书,后病免。十年(1732年),拜刑部尚书,以管理刑部尚书事办理。十一年(1733年)再署直隶总督。十一年三月甲辰(1733年5月6日),卒于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缪执玉,字元圃,号庭心,清江阴人。附监生,乾隆丁酉顺天乡试挑取誊录。
《漢語大詞典》:执玉(執玉)
(1).手捧玉器。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 孔颖达 疏:“言孝子对神,容貌敬慎,如执玉之大寳,如奉盈满之物。”
(2).谓持玉祭神。 宋 苏辙 《免南郊加恩表》:“及夫昼漏尽而天宇肃清,月几望而云物晏灿。执玉而进,如将弗胜;受福以归,谦不自有。”
(3).执玉圭。古以不同形制之玉圭区别爵位,因以指称仕宦。《孔子家语·三恕》:“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衮冕而执玉。” 清 姚鼐 《南唐》诗:“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
《分类字锦》:执玉奉盈(执玉奉盈)
礼记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
分类:
《分类字锦》:执玉相趋(执玉相趋)
岑文本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 踰沙纷在列,执玉俨相趋。
分类:朝会
《分类字锦》:鸣佩执玉(鸣佩执玉)
柳宗元邠宁进奏院记鸣佩执玉展礼天朝
分类:朝会
《國語辭典》:玉帛  拼音:yù bó
1.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名贵的物品,可用为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2.泛称财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漢語大詞典》:桓圭
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周礼·春官·大宗伯》:“公执桓圭。” 郑玄 注:“桓圭,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余在 扬州 汪鲁佩 家,见桓圭,长七寸,葵首垂繰,质粹沁红,真三代物也。”参见“ 六瑞 ”。
《國語辭典》:六瑞  拼音:liù ruì
古代王、公、侯、伯、子、男诸侯于朝聘时所持的六种玉制信符,以别尊卑。《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漢語大詞典》:秉圭
亦作“ 秉珪 ”。 手执玉圭。书·金縢:“为坛於南方北面, 周公 立焉。植璧秉珪,乃告 大王 、 王季 、 文王 。” 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汤 祷 桑林 , 周公 秉圭,不知是谴祟非也?”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天子黼扆之前,乃不得一人秉圭而北面者。”
分類:执玉玉圭
《漢語大詞典》:玉献(玉獻)
执玉以致献。周礼·天官·大宰:“大朝覲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 郑玄 注:“玉献,献国珍异,亦执玉以致之。” 贾公彦 疏:“谓三享之外,别有献国珍异,亦如三享,执玉以献之,故言玉献。”
分類:执玉以致
《漢語大詞典》:黼珽
穿朝服、执玉笏。指官于朝廷。 宋 文天祥 《古心江先生以旧弼出镇长沙谨拟古体一首为寿》:“黼珽丽三阶,火龙昭紞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