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扫 → 埽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扫除(掃除)  拼音:sǎo chú
1.清扫污秽。《周礼。夏官。隶仆》:「掌五寝之扫除、粪洒之事。」《三国演义》第六回:「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
2.剿除、消灭。《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
《漢語大詞典》:埽除
(1).打扫;去除。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
(2).除掉;廓清。汉书·景帝纪:“ 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后汉书·陈龟传》:“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 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
《國語辭典》:大扫除(大掃除)  拼音:dà sǎo chú
大规模、大范围的打扫环境。如:「年终大扫除」、「岁末大扫除」。
《分类字锦》:伏翼扫除(伏翼扫除)
范成大 嘲蚊诗 伏翼佐扫除,网蛛助收拾。
分类:
《漢語大詞典》:扫除机
一种打扫清洁的设备。例如:草坪扫除机。
《国语辞典》:扫除天下(扫除天下)  拼音:sǎo chú tiān xià
比喻肃清海内、安定天下。《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国语辞典》:并除(并除)  拼音:bìng chú
1.扫除。《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修行之次,见于六道受苦众生,欲并除地狱,不要畜生,咸使出离。」也作「屏当」、「并当」、「摒挡」。
2.收拾、料理。也作「屏当」、「并当」、「摒挡」。
《國語辭典》:横扫(橫掃)  拼音:héng sǎo
迅速猛烈的掠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两只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漢語大詞典》:荡灭(蕩滅)
扫除;消灭。汉书·诸侯王表:“姗笑三代,盪灭古法。” 明 唐顺之 《牌》:“示仰 舟山 倭 夷人等,尔辈窃据弹丸一隅之地,若朝廷动调大兵,即时盪灭,何足为难!”
毁灭;消灭。 宋 司马光 《河东节度使潞国文公先庙碑》:“及 秦 ,非笑圣人,荡灭典礼,务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 清 顾炎武 《登岱》诗:“ 羲 黄 与 尧 舜 ,荡灭同云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 周三 ﹞拱手笑曰:‘蒙重託,妖类已荡灭矣。’”
《漢語大詞典》:辟除(闢除)
(1).开辟。指打开通路。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 , 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漢語大詞典》:张弧(張弧)
(1).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 王弼 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 汉 扬雄 《太玄·毅》:“豨毅其牙,发以张弧。” 司马光 集注:“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帝﹞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
(2).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以无为有,空怀载鬼之疑,弄假成真,枉用张弧之计。”
(3).指动武,用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鄂尔泰 説弧於前,卒张弧於后,一时之创夷,百世之恬熙。”
(4).谓扫除。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士心翕服群疑释,初筮张弧后説壶。”原注:“ 闽 闈积习相沿,君( 王补帆 )痛扫之,始而群情疑惧,继乃大服。”
《國語辭典》:摧烧(摧燒)  拼音:cuī shāo
折断烧燬。《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一。古辞。汉铙歌。有所思》:「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高级汉语词典》:克剪
歼灭
《漢語大詞典》:扫掠(掃掠)
(1).扫除。 唐 白居易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诗:“踈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臺欲待春。”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扫掠亭臺开小院,四坐清欢,莫放金盃浅。”
(2).掠过。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僵绝的冰流澌澌的溅裂,飞舞的沙砾阵阵的扫掠。”
分類:掠过扫除
《國語辭典》:打扫(打掃)  拼音:dǎ sǎo
洒扫、扫除清理。如:「他们打扫教室后,才放学回家。」《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胡三公子约定三五日再请到家写立合同,央马二先生居间,然后打扫家里花园,以为丹室。」《红楼梦》第三回:「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