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3,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扬诩
扬珠
扬疾
挥扬
东扬
扬美
扬涛
扬粤
扬扢
扬沸
披扬
王扬
扬赤
扬气
扬玄
《漢語大詞典》:扬诩(揚詡)
赞扬;吹捧。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王元美》:“结纳每下士,扬詡多大名。” 清 周亮工 《王母周宜人七袠序》:“今时流,掉三寸之管,诵数卷之书,剽窃餘言,高自扬詡,便谓 韩 欧 再出,前无古人。” 章炳麟 《訄书·方言》:“然至 唐 世,仕宦者犹不欲得南方。扬詡以为乐土,亡与比畴者,其在 雒 师 鄴 下,是何也?”
分類:赞扬吹捧
《韵府拾遗 虞韵》:扬珠(扬珠)
张融海赋:扬珠起玉,流镜飞明。
《漢語大詞典》:扬疾(揚疾)
谓举发丑事,高声谩骂。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有甚事叫唤声疼,没来由出丑扬疾。”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老虔婆唱叫扬疾,更狠如剔髓挑觔。”
《漢語大詞典》:挥扬(揮揚)
发扬。晋书·礼志下:“立德济世,挥扬仁风。”
分類:发扬
《骈字类编》:东扬(东扬)
陈书世祖纪:天嘉三年,以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以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又虞荔传:领大著作,东扬、扬州二州大中正。
又张种傅:领弘善宫卫尉,又领扬、东扬二州大中正。又孔奂传:领左骁骑将军、扬东扬丰三州大中正。 通鉴:刘宋孝建元年,分扬州之浙东五郡为东扬州,浙江之西为扬州,至此遂有二扬州。
《漢語大詞典》:扬美(揚美)
称扬优点。国语·越语下:“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於 越国 。” 汉 贾谊 新书·官人:“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谓之友。”
《韵府拾遗 豪韵》:扬涛(扬涛)
顾恺之观涛赋:既藏珍而纳景,且激波而扬涛。
《漢語大詞典》:扬粤(揚粤)
见“ 扬越 ”。
《漢語大詞典》:扬越(揚越)
亦称“ 扬粤 ”。 我国古族名。 百越 的一支。 战国 至 魏晋 时为对 越 人的泛称。其居地说法不一:一说因曾广泛散布于古 扬州 而得名,故亦以称其居地;一说居 岭 南;一说居 江 汉 一带地区。 西周 末 周夷王 时, 楚 君 熊渠 曾兴兵伐 庸 , 扬越 ,至于 鄂 , 扬越 之北疆 汉水 地区被兼并,后为 楚 所并, 楚 王 熊渠 封其子为 越章王 ,其封国当即 扬越 之故地。汉书·晁错传:“南攻 扬粤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扬州 之 南越 也。”
《漢語大詞典》:扬扢(揚扢)
(1).扬抑。褒贬,评说。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三》:“ 唐 人精书学者,无逾 孙过庭 所著书谱,扬扢藴奥,悉中綮窾。” 清 钱谦益 《祭于惠生文》:“华酌既陈,清言徐展,上下骚坛,扬扢词苑,有难必詶,无和不反。”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序》:“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披沙简金,正须明眼者决择之。”
(2).显扬。 清 龚自珍 《〈鸿雪因缘图记〉序》:“宦辙所至,宏奬士类,进其春华秋实之士而扬扢之。”
《漢語大詞典》:扬沸(揚沸)
播扬沸水,使之迅速冷却。喻急迫。汉书·酷吏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媮快乎!” 颜师古 注:“言迫急也。”
《漢語大詞典》:披扬(披揚)
翻腾;摇动。 汉 枚乘 《七发》:“瀄汨潺湲,披扬流洒。”
分類:翻腾摇动
《漢語大詞典》:王扬(王揚)
汉 文学家 王褒 与 扬雄 的并称。 宋 王安石 《送文学士倅邛州》诗:“ 文翁 出治 蜀 , 蜀 士始文章。 司马 唱 成都 ,嗣音得 王 扬 。”
分類:王褒扬雄
《韵府拾遗 陌韵》:扬赤(扬赤)
尔雅翼:鳜妇鱼似鲫而小,黑色而扬赤。
《國語辭典》:扬气(揚氣)  拼音:yáng qi
神气,态度傲慢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后来他丈夫在山东捐了官,当了差使,越发把他扬气的了不得,俨然一位诰命夫人了。」
分類:体面神气
《漢語大詞典》:扬玄(揚玄)
谓 汉 扬雄 所著的太玄经。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常参 庄 辩里,亦造 扬 《玄》末。”
分類: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