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7—1774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韩门,又字抒怀,号上湖。雍正十一年进士。官编修、湖南学政。后主莲池书院讲席。少从方苞,得古文义法,中年以后一意穷经。有《观象居易传笺》、《诗学纂闻》、《上湖分类文编》、《理学权舆》等。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八
汪师韩,字抒怀,号韩门,又号上湖,钱塘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上湖纪岁诗编》。杭堇浦曰:“诗之道,熟易而涩难,韩门诗有涩味,所以可传。”
维基
汪师韩(1707年—1780年),字抒怀,号韩门,浙江钱塘县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出生,年少工诗文,杭世骏曰:“诗之道,熟易而涩难,韩门诗有涩味,所以可传。”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及第,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八年,充任湖南学政。好读苏轼诗。《唐宋诗醇》所辑录苏诗多出自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之评注。雍正时在圆明园内教授皇子,赐居圆明园旁,乾隆曾称赞他“好学问”。平时怕老婆,有御史遂弹劾汪师韩治家无状,遭免官。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卒。有《观象居易传笺》12卷、《孝经约义》1卷、《韩门辍学》5卷、《续编》1卷、谈诗录》1卷、《诗学纂闻》1卷、《上湖纪岁诗编》5 卷、《上湖分类文编》10 卷等。
《漢語大詞典》:抒怀(抒懷)
抒发胸臆。 唐 孟棨 《〈本事诗〉序》:“抒怀佳作,讽刺雅言……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 皇图 以贵公子而遭逢离乱,刻意抒怀,音多衰颯。”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还有很多想当然的描写,甚至有一大段一大段的作者抒怀,这已经不是传记,而近于小说或叙事诗了。”
《漢語大詞典》:抒心
犹抒怀。鹖冠子·能天:“口者,所以抒心诚意也。”参见“ 抒怀 ”。
分類:抒怀
《漢語大詞典》:抒怀(抒懷)
抒发胸臆。 唐 孟棨 《〈本事诗〉序》:“抒怀佳作,讽刺雅言……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 皇图 以贵公子而遭逢离乱,刻意抒怀,音多衰颯。”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还有很多想当然的描写,甚至有一大段一大段的作者抒怀,这已经不是传记,而近于小说或叙事诗了。”
《漢語大詞典》:题记(題記)
(1).就名胜古迹或有纪念性的文物等著文抒怀。亦指所著之文。 唐 郑谷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中峯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 唐公 於是命工图之,而以名於其斋,曰‘梦砚之斋’,以与海内士大夫题记赞咏其事。” 孙犁 《秀露集·后记》:“旧作经过战争、动乱,失者不可复得,保存下来的,也实在不容易。每当搜集到手时,常有题记。”
(2).文体名。 姚华 《论文后编》:“而一文之后,有所题记(如《仪礼后记》,亦出 汉 儒。)后人称曰‘书后’,亦或曰‘跋’,则后序之变,前或曰‘引’( 苏明允 《送石昌言北使》),又前序之变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热风》《坟》等均有《题记》专文。
《漢語大詞典》:抱膝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诗:“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红楼梦第三八回:“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清 黄遵宪 《上海喜晤陈伯严》诗:“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
《漢語大詞典》:叙心
亦作“叙心”。 抒怀。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东望於邑,裁书叙心。”魏书·裴宣传:“ 世宗 不许,乃作《怀田赋》以敍心焉。”
分類: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