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把抓  拼音:yī bǎ zhuā
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身上。如:「近年他逐渐懂得择贤任用,分层负责,不再凡事一把抓了。」
《骈字类编》:虎抓
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诗 霹雳划深龙旧攫,屈槃痕浅虎新抓。
《漢語大詞典》:任抓掀
方言。随他使用。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料的这人马东西应不免,我着他拣口儿食,换套儿穿,任抓掀,不是我拨万论千。”
分類:方言
《漢語大詞典》:抓尖卖乖(抓尖賣乖)
遇事抢先卖弄乖巧。白雪遗音·岭儿调·红楼梦:“最可恨,抓尖卖乖 王熙凤 。”
《國語辭典》:抓尖要强(抓尖要強)  拼音:zhuā jiān yào qiáng
凡事抢得先机,好强不服输。《程乙本红楼梦》第四回:「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也作「抓尖儿」。
《国语辞典》:抓角儿(抓角儿)  拼音:zhuā jiǎo ér
旧时小孩头上梳的发髻。《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这里上学时还小哩,头上扎著抓角儿。」
《國語辭典》:抓阄(抓鬮)  拼音:zhuā jiū
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捲或纸团中,拈取其中一个,以取决事情。如:「既然名额有限,只好以抓阄来决定人选。」也称为「拈阄」。
《高级汉语词典》:抓阄儿  拼音:zhuā jiū ér
对难以确定的事或分配物品时,事先写在纸片上,卷团后随机抓取定夺
《國語辭典》:抓举(抓舉)  拼音:zhuā jǔ
一种举重方式。将杠铃拉离地面,然后举到头上,至两臂完全伸直为止。此时身体必须直伸,并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所停顿。
《漢語大詞典》:抓攫
抓拿;抢夺。 鲁迅 《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弄文艺的人们大抵敏感,时时也感到,而且防着自己的没落,如飘浮在大海里一般,拼命向各处抓攫。” 骆宾基 《老爷们的故事》四:“ 古儿鲁 老爷用一百公斤的力量坐住椅子并舞手抵拒 卢儿古 老爷的抓攫。”
分類:抢夺
《漢語大詞典》:抓了芝麻,丢掉西瓜
比喻只顾小的而丢了大的。 谢觉哉 《不惑集·抓》:“不要抓了芝麻,丢掉西瓜。”
分類:只顾
《漢語大詞典》:抓篱(抓籬)
即笊篱。用竹蔑、柳条、铁丝之类编成的一种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水中捞东西。亦用以喻漏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正是冬天买夏衣,那得閒钱补抓篱。”
《漢語大詞典》:抓摸
捉摸,猜测。红楼梦第八五回:“ 薛姨妈 和 宝釵 在家,抓摸不着;过了两日,只见小廝回来,拿了一封书,交给小丫头拿进来。”
分類:捉摸猜测
《國語辭典》:抓尖儿(抓尖兒)  拼音:zhuā jiān ér
凡事抢先去做,好强不服输。《红楼梦》第六五回:「估著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也作「抓尖要强」。
分類:抢先讨好
《漢語大詞典》:抓拿骗吃
招摇撞骗。例如:这家伙是抓拿骗吃搞惯了的,改造了两次,还改不了老毛病。
分類:招摇撞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