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算帐(算帳)  拼音:suàn zhàng
1.计算帐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店家才放了手,算一算帐,取了钱去。」《文明小史》第二○回:「只得招呼堂倌前来算帐,堂倌屈指一算,须得一百五十二文。」也作「算账」。
2.与人争执较量,以解决纠纷。往往含报复之意。《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有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我下午拜泰安府,请他先把你这狗才打了,递解回籍,再同你们主人算帐!」
《漢語大詞典》:规报(規報)
图谋报复。北齐书·酷吏传·毕义云:“尚书左丞 司马子瑞 奏弹 义云 …… 子瑞 从兄 消难 为 北豫州 刺史, 义云 遣御史 张子阶 诣州采风闻,先禁其典籤家客等, 消难 危惧,遂叛入 周 。时论归罪 义云 ,云其规报 子瑞 ,事亦上闻。”
分類:图谋报复
《國語辭典》: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拼音: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
该怎样就怎样。强调有冤仇必加报复。《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作个證见。」《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只杀知县,不伤百姓。」
《國語辭典》:睚眦必报(睚眥必報)  拼音:yá zì bì bào
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也一定要报仇。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后指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此狐快一朝之愤,反以陨身,亦足为睚眦必报者戒也。」
《國語辭典》:一还一报(一還一報)  拼音:yī huán yī bào
报应。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想当时你可也不三思,这一还一报从来是。」
《漢語大詞典》:修忮
谓心怀忌恨而进行报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桂见山霍渭崖:“ 霍 佐吏部荐人材,举词臣 丰熙 、 杨慎 ,则议大礼遣戍者……其能不修忮又如此。”
《漢語大詞典》:修隙
亦作“ 修郄 ”。亦作“ 修郤 ”。 报复旧日怨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説者疑考功郎 蒋兰若 时馨 有意修郄,故 沉 与 丁芍原 此吕 二人,俱以名流枉黜。”明史·梅之焕传:“至是, 体仁 修隙, 之焕 遂得罪。”明史·高拱传:“ 拱 之再出,专与 阶 修郤,所论皆欲以中 阶 重其罪。”
《漢語大詞典》:校怨
计较怨仇。谓有怨仇必定报复。新唐书·李巽传:“ 巽 为人忌刻校怨,在 江西 ,有所憎恨輒杀之。”
《国语辞典》:复仇雪耻(复仇雪耻)  拼音:fù chóu xuě chǐ
报复冤仇,洗刷怨恨。《周书。卷四四。席固传》:「今梁氏失政,扬都覆没,湘东不能复仇雪耻,而骨肉相残。」《明史。卷一六三。李时勉传》:「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复仇雪耻。」也作「报仇雪耻」。
《国语辞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拼音:yǐ yá huán yá,yǐ yǎn huán yǎn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同的手段来报复对方。如:「你这样待他,难道不怕他日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国语辞典》:六月债,还得快(六月债,还得快)  拼音:liù yuè zhài,huán de kuài
(谚语)比喻报复的快。旧时农人债务得在秋收之后归还,因秋收都在农历八月,而六月借的债,八月转眼就到,因此可以很快的偿还。元。施惠《幽闺记》第六出:「六月债,还得快。禀老爹,打多少?」
《国语辞典》:以血偿血(以血偿血)  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仇敌的血来偿还血债。比喻采取激烈的手段报复。如:「数十年来的国仇家恨,固然令人切齿拊膺,但是以血偿血,冤冤相报,毕竟不合中庸之道。」也作「以血洗血」。
《国语辞典》:以眼还眼(以眼还眼)  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
比喻采取对方所使用的手段来报复对方。如:「心胸狭窄的人,做事常常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国语辞典》:报复主义(报复主义)  拼音:bào fù zhǔ yì
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犯罪者本身施以报复,以使罪刑相当的刑罪目的。
《国语辞典》:报复关税(报复关税)  拼音:bào fù guān shuì
国际贸易中,为报复他国对本国产品所课重税,亦对该国进口本国产品课以重税,称为「报复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