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报德(報德)  拼音:bào dé
报答恩德。《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
《國語辭典》:以怨报德(以怨報德)  拼音:yǐ yuàn bào dé
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给予的恩德。《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唐。李德裕 小人论:「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
《國語辭典》:以德报德(以德報德)  拼音:yǐ dé bào dé
别人用恩惠待我,我也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镜花缘》第四三回:「日后回来,替他择一婚配,完其终身,也算以德报德了。」
分類:恩惠报答
《分类字锦》:衔环报德(衔环报德)
续齐谐记弘农杨宝年九岁至华阴山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逐树下伤瘢甚多宛转复为蝼蚁所困宝怀之以归置诸梁上夜闻啼声甚切亲自照视为蚊所啮乃移置巾箱中啖以黄花逮十馀日毛羽成飞翔朝去暮来宿巾箱中如此积年忽与群雀俱来哀鸣绕堂数日乃去是夕三更宝读书有黄衣童子曰我王母使者昔使蓬莱为鸱枭所搏蒙君之仁爱见救今当受赐南海别以四白环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从登三公事如此环矣宝之孝大闻天下名位日隆子震震生秉秉生赐赐生彪四世名公
分类:
《漢語大詞典》:雀环(雀環)
《后汉书·杨震传》“父 宝 ”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宝 年九岁时,至 华阴山 北,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 宝 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 宝 :‘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用“雀环”为知恩报德之典。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呜呼!小人之説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宋庠 登科,此常事耳,而以为救蚁之报,甚至於绘之为图以惑世愚民。”参见“ 衔环 ”。
分類:报德
《國語辭典》:衔环(銜環)  拼音:xián huán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瘉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漢語大詞典》:环草(環草)
衔环结草。谓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代少年书》:“使此人不出帷,当效环草之报。”参见“ 结草衔环 ”。
《國語辭典》:结草衔环(結草啣環)  拼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比喻报恩。参见「结草衔环」条。《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铭心镂骨,感德难忘。结草衔环,知恩必报。」
《國語辭典》:结草衔环(結草銜環)  拼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结草,指魏颗救父妾,而获老人结草禦敌的故事。参见「结草」条。衔环,指杨宝救一只黄雀,后得黄衣童子以四枚白环相报的故事。参见「衔环」条。结草衔环比喻生前受恩死后图报。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斗胆,敢问老爹奶奶一个名姓也,等小人日后结草衔环,做个报答。」《西游记》第三七回:「朕当结草衔环,报酬师父恩也。」也作「结草衔环」、「衔环结草」。
分類:衔环
《國語辭典》:衔环结草(銜環結草)  拼音:xián huán jié cǎo
比喻感恩图报。参见「结草衔环」条。《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既蒙壮士不弃小人时,乞将同行众人包裹行李见还,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漢語大詞典》:敌惠敌怨(敵惠敵怨)
犹言报德报怨。左传·文公六年:“ 夷 之蒐, 贾季 戮 臾駢 。 臾駢 之人欲尽杀 贾氏 以报焉, 臾駢 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杜预 注:“敌犹对也,若及子孙,则为非对,非对则为迁怒。” 孔颖达 疏:“敌惠谓有惠於彼,不可望彼人之子报;敌怨谓有怨於彼,不可讎彼人之子。” 明 张居正 《答松江兵宪蔡春壹书》:“夫古人敌惠敌怨,不及其子。”
分類:报德报怨
知恩报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知师父之恩德而报谢之也。往生论注上曰:「知恩报德,理宜先启。」
知恩报德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喜身蒙恩德,以报谢之念为事之利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