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效德
报效恩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昉 尝以笔札见知,思以薄技效德。”
分類:报效恩德
《漢語大詞典》:效答
亦作“効答”。 报答;报效。梁书·刘孝绰传:“但雕朽杇粪,徒成延奬;捕影繫风,终无効答。”《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二引《蜀耆旧传·杜悰救祸》:“受公恩久,思有以效答,今得之矣。”
分類:报答报效
《漢語大詞典》:狗马心(狗馬心)
旧时对尊长表示赤诚报效的谦词。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颜师古 注:“思报效。” 宋 陆游 《老去》诗:“倦客风埃眼,孤臣狗马心。”《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这等大恩,还有甚报得?只狗马之心,一毫难尽。”
《国语辞典》:舍身报国(舍身报国)  拼音:shě shēn bào guó
舍弃己身报效国家。《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
《国语辞典》:摅忠报国(摅忠报国)  拼音:shū zhōng bào guó
表达忠诚,报效国家。
《国语辞典》:杀身报国(杀身报国)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元。曾瑞〈羊诉冤。十二宫套〉:「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也作「杀身救国」。
《国语辞典》:杀身救国(杀身救国)  拼音:shā shēn jiù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也作「杀身报国」。
《国语辞典》:精忠报国(精忠报国)  拼音:jīng zhōng bào guó
尽心尽力的报效国家。《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岳飞精忠报国,父子就戮。」也作「尽忠报国」。
《国语辞典》:捐躯报国(捐躯报国)  拼音:juān qū bào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元史。卷一五三。王楫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精忠岳传》第一六回:「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捐躯报国。」
《国语辞典》:立功自效  拼音:lì gōng zì xiào
建立功劳,报效己力。《清史稿。卷六。圣祖本纪一》:「诏复其官,授靖寇将军,立功自效,诸将弁皆原之。」《隋唐演义》第八三回:「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效。」
《国语辞典》:尽瘁鞠躬(尽瘁鞠躬)  拼音:jìn cuì jú gōng
竭尽心力,报效国家。《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投笔记。班超中选》:「念儒臣不习武功,凭笔舌尽瘁鞠躬,身犹转蓬。」
《国语辞典》:忠君报国(忠君报国)  拼音:zhōng jūn bào guó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国语辞典》:以身报国(以身报国)  拼音:yǐ shēn bào guó
尽自己的能力来报效国家。《魏书。卷七七。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也作「以身许国」。
《国语辞典》:以身殉国(以身殉国)  拼音:yǐ shēn xùn guó
牺牲生命来报效国家。《宋书。卷八八。沈文秀传》:「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漢語大詞典》:赤心报国(赤心報國)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唐 刘长卿 《疲兵篇》:“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孩儿,你那里知道,俺为臣者,当要赤心报国,岂记私仇也呵。”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告奠》:“俺主人赤心报国,立意復仇。”亦作“ 赤心奉国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尊天子,削诸侯,赤心奉国,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