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择(不擇)
(1).不拒绝。韩非子·大体:“ 太山 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秦 李斯 《上秦始皇书》:“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不躱避。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
(3).不区分。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4).不挑选。韩非子·难三:“不择日而庙礼太子。”旧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尝谓人曰:‘ 褚遂良 非精笔佳墨未尝輒书,不择笔墨而妍捷唯予及 虞世南 耳。’” 陶铸 《松树的风格》:“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强地生长起来了。”
《國語辭典》:谢绝(謝絕)  拼音:xiè jué
推辞、拒绝。《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申公传》:「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谢绝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
《漢語大詞典》:痛绝(痛絶)
(1).彻底拒绝或戒绝。 唐 韩愈 《唐故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 徐州 使拜章,请为判官,授协律郎。 孝权 始不痛絶,詔下大悔,即诈称疾,不言三年。”如:励志痛绝恶习。
(2).悲痛到极点。《花月痕》第六回:“那壁厢人间痛絶,这壁厢仙家念热,两下里痴情恁奢!” 清 孙枝蔚 《甲申述忧》诗:“痛絶车书与形胜, 关 西还有几州存。” 清 王瑞兰 《〈湘烟小录〉题辞》:“不虞曇花现影,落叶归根,遽折连枝,使人痛絶。”
(3).痛恨到极点。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五:“夫西人之入 中国 ,前此三百年矣。三百年不骇诧以为奇,独 湘 军既兴,天地始从而痛絶之。”
《漢語大詞典》:拒谏(拒諫)
拒绝规劝。《后汉书·申屠刚传》:“愚闻专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知足以拒諫,才足以饰非。”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徵利;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邱文庄填词:“ 邱 又谓 王 故彰先帝拒諫之失。”
《國語辭典》:行露  拼音:háng lù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行露,召伯听讼也。」一说以为女子拒婚之诗。首章三句为:「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多行露。」
《國語辭典》:行露  拼音:xíng lù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行露,召伯听讼也。」首章三句为:「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国语辞典》:坚辞(坚辞)  拼音:jiān cí
坚决推辞、拒绝。如:「对于长官的推荐,他坚辞不受。」《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许坚辞欲行,众乃折柬抱襆,争来致赆。」
《國語辭典》:绝食(絕食)  拼音:jué shí
断绝饮食。《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传》:「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杨奉寻得牛车一辆,载帝至大阳。绝食,晚宿于瓦屋中。」也作「绝粒」。
《國語辭典》:熏人  拼音:xūn rén
吓唬他人。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三。熏》:「凡熏人者,亦曰吓人也。」《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贾子猷听说辛名池有抄本外国书上的字眼,心想若是得了他这本书,将来做起文章来,倒可以借此熏人。」
分類:拒绝
《國語辭典》:推托  拼音:tuī tuō
藉故推辞拒绝。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楔子》:「此人无投托,数次来谒小官。我则常是推托,不与他相见。」《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实在是因有货样不符的缘故,并非是藉词推托。」也作「推托」。
分類:推托
《漢語大詞典》:罢宴
宴会完毕
拒绝赴宴
《漢語大詞典》:斥绝(斥絶)
(1).互相排斥隔绝。史记·天官书:“尾为九子,曰君臣;斥絶,不和。”
(2).斥责,拒绝。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 英吉利 海外小国…… 乾隆 年间,曾欲仿照 俄罗斯 例,在京立学, 高宗纯皇帝 深烛其奸,严旨斥絶。”
《國語辭典》:接受  拼音:jiē shòu
收受、接纳。如:「接受访问」、「接受表扬」。
《國語辭典》:峻拒  拼音:jùn jù
严厉的拒绝。如:「峻拒不法之徒。」
分類:拒绝
《国语辞典》:坚拒(坚拒)  拼音:jiān jù
坚决地拒绝。如:「他为政清廉,坚拒各方关说。」《聊斋志异。卷六。小谢》:「尝宿部郎家,有婢夜奔,生坚拒不乱,部郎以是器重之。」
分类:坚决拒绝
《國語辭典》:回绝(回絕)  拼音:huí jué
拒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伤悼正极,不忍说起这事,坚意回绝了岳父。」《文明小史》第四三回:「此番藩台请他演说,他实实在在隔夜没有预备,所以决计回绝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