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阿绵花屎(阿綿花屎)
谓拖延,磨时间。阿,通“ 屙 ”。《西游记》第三三回:“﹝ 行者 ﹞却回头对小妖道:‘装天罢。’小妖道:‘要装就装,只管阿绵花屎怎的?’” 黄肃秋 注:“阿同屙。拖延、磨时间。”
分類:拖延时间
《漢語大詞典》:熬日头(熬日頭)
谓消极怠工,拖延时间。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六回:“以后拿上坏家具去,熬日头磨洋工,反正众人齐心捣鬼,他长上八只眼也看不住呀!”
《漢語大詞典》:迟巧(遲巧)
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张预 注:“但能取胜,则寧拙速而无巧久。”后以“迟巧”谓为在军事上追求巧策而长期拖延战争,于国不利。南史·王懿传:“天下事不可不密,且兵亦不贵迟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吾闻速拙,未闻迟巧。焉有屯兵贼境而日以宴会为务者?”
《漢語大詞典》:迁刻(遷刻)
谓拖延时间。司马法·天子之义:“赏不踰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刻,欲民速覩为不善之害也。”
分類:拖延时间
《漢語大詞典》:迁延稽留(遷延稽留)
犹言拖延滞留。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吕使君 ﹞迁延稽留,不敢前来到任。”亦作“ 迁延羈留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云山路紆,莫迁延羈留在 齐 。”
分類:拖延滞留
《漢語大詞典》:迁延岁月(遷延歲月)
犹言拖延时间。 宋 欧阳修 《论乞大遣张子奭使元昊札子》:“臣不知朝廷以 昊 贼为可臣乎,不可乎……如其不可,则何必遣人?或但欲迁延岁月,不拒絶之。” 明 卢象升 《鼓励人才大破积习疏》:“递转而递下迁延岁月者有之,递转而递上因循了局者有之。”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乡曲枝辞下·纪西粤幕:“此何难事,而亦如学者负笈从师迁延岁月乎!”亦作“ 迁延日月 ”、“ 迁延时日 ”。 清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乃迁延日月,审问无期。”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 袁 假和议之名,迁延时日,作远交近攻之计。”
分類:拖延时间
《漢語大詞典》:七担八挪(七擔八挪)
一再耽搁拖延。《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今日会门外 玉皇庙 圣诞打醮,该我年例做会首……因与众人在 吴道官 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國語辭典》:泡蘑菇  拼音:pào mó gu
1.慢吞吞、耽搁时间。如:「就要来不及了,别再泡蘑菇!」也作「泡磨菇」。
2.纠缠。如:「我还有事,没时间和你泡蘑菇。」也作「泡磨菇」。
《國語辭典》:旷日持久(曠日持久)  拼音:kuàng rì chí jiǔ
历时长久,拖延时日。《三国志。卷六五。吴书。华覈传》:「旷日持久,则军粮必乏。」《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我军方来,气势方锐,若不乘机进击,旷日持久,则胜负未可知矣。」也作「旷日弥久」。
《漢語大詞典》:慢滞(慢滯)
拖延滞留。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行雨》:“天符,报大郎子当行雨,周此山七百里,五更须足,无慢滞!无暴伤!”
分類:拖延滞留
《國語辭典》:磨菇  拼音:mó gu
蘑菇的别名。参见「蘑菇」条。
《國語辭典》:磨烦(磨煩)  拼音:mó fan
1.纠缠。如:「你别再来磨烦我了!」
2.拖延。如:「不必磨烦了,说做就做罢!」
《國語辭典》:磨洋工  拼音:mó yáng gōng
形容人做事懒散拖延。如:「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磨洋工。」
《漢語大詞典》:嗯嗯呃呃
不断发出嗯和呃的声音
嗯嗯呃呃,拖延下去,明显地希望事物会好转起来
《漢語大詞典》:连更晓夜(連更曉夜)
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水浒传》第八三回:“中书省得了圣旨,一面连更晓夜,整顿酒肉,差官二员,前去给散。”《水浒传》第八九回:“寨中合造雷车二十四部……连更晓夜,催併完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听见没有镜匣脂粉,立刻跑去,连更晓夜地买。”亦作“ 连更彻夜 ”、“ 连更星夜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宋四公 思量道:‘ 梁园 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连更彻夜走归 郑州 去。’”《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打 镇平城 , 镇平 大爷就着惊;连更星夜就逃走,带得家小到 长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