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式庐
谒请
行诣
袖刺
告请
手刺
拜求
引谒
辞岁
拜府
谒坟
门笺
《漢語大詞典》:式庐(式廬)
指登门拜谒。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门人持笈满,郡守式庐频。”参见“ 式閭 ”。
分類:登门拜谒
《漢語大詞典》:式闾(式閭)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
《漢語大詞典》:谒请(謁請)
拜谒告求。列子·仲尼:“而与 南郭子 连墙二十年,不相謁请;相遇於道,目若不相见者。”后汉书·王扶传:“国相 张宗 謁请,不应,欲强致之,遂杖策归乡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劝饮酒莫吟诗杂言》:“王公謁请众去早,既衰愈懒身到迟。”
分類:拜谒告求
《漢語大詞典》:行诣(行詣)
走访,拜谒。宋书·羊欣传:“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
指行为事迹。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话》卷五:“其行诣卓然,殆 陈东 、 欧阳澈 之流,非如江湖诗人,仅以风雅自命而已。” 叶圣陶 《乡里善人》:“既然要请 鲁老先生 做寿序, 康翁 该写点儿生平行诣的节略给他吧。”
《漢語大詞典》:袖刺
置名刺於袖中,以备拜谒时通名。 宋 林逋 《送僧休复之京师》诗:“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 明 无名氏 《西轩客谈》:“有客曳长裾,袖刺謁豪閎;低头拜閽者,始得通姓名。”
《漢語大詞典》:告请(告請)
(1).申请;请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寄 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
(2).请托。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张文定 ( 张方平 ) 庆歷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之盛王,其必由之。如闻外之议云:是且启私謁告请之弊也。予不以是待士大夫,何士大夫自待之浅耶?’”
(3).指拜谒等交际活动。《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 唐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
《國語辭典》:手刺  拼音:shǒu cì
旧时官场上相互拜谒时所用的名帖。类似现代的名片。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元丰后,又盛行手刺,前不具衔,止云某谨上谒某官,某月日,结衔姓名。」
《漢語大詞典》:拜求
拜谒请求;祈求。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韩仲卿梦曹子建求疗》:“ 韩仲卿 一日梦一乌幘少年,风姿磊落,神仙人也,拜求 仲卿 。” 鲁迅 《彷徨·祝福》:“这是 鲁镇 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漢語大詞典》:引谒(引謁)
引导拜谒。旧唐书·韩思复传:“ 佽 既至 桂 ,吏以常所为官者数百人引謁。”
分類:引导拜谒
《國語辭典》:辞岁(辭歲)  拼音:cí suì
除夕夜家中晚辈向长辈行礼,互祝平安,称为「辞岁」。
《漢語大詞典》:拜府
敬词。谓到府上拜谒。 田汉 《咖啡店之一夜》:“谢谢老伯伯,一定要去拜府。”
《漢語大詞典》:谒坟(謁墳)
拜谒坟墓。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謁坟。”
分類:拜谒坟墓
《漢語大詞典》:门笺(門箋,門牋)
亦作“ 门牋 ”。
(1).下级拜谒上司所用的名帖。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画刺门笺蕊简》:“释名曰:书姓名于刺上,作再拜起居字,皆画其体,尽边如画。刺平交用之。下官刺上官,中央一行而已,谓之门牋。”
(2).春节时贴在门楣上刻有各种图案的纸饰。《花城》1981年第2期:“门上春节时贴的门笺颜色还鲜艳,两旁的春联却已剥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