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咭吱咯吱  拼音:jī zhī gē zhī
拟声词。形容器物摩擦或压榨的声音。如:「坐在摇晃的船上,四周不时发出咭吱咯吱的声音来。」
《国语辞典》:唧唧嘟嘟  拼音:jī ji dū dū
拟声词。形容低声说话的声音。《红楼梦》第六二回:「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道:『芍药花瓣枕著。』」
《国语辞典》:唧唧呱呱  拼音:jī jī guā guā
拟声词。形容说话的声音。《镜花缘》第二六回:「他们满嘴唧唧呱呱,小弟一字也不懂,好不令人气闷!」
《国语辞典》:叽叽咕咕(叽叽咕咕)  拼音:jī ji gū gū
拟声词。形容低声议论的声音。如:「开会前,众人叽叽咕咕的讨论如何发言。」也作「唧唧哝哝」、「聐聐聒聒」。
《国语辞典》:啯啅啯啅的(啯啅啯啅的)  拼音:guō zhuo guō zhuo de
拟声词。形容吞咽食物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只见把马吃完了,又取那头驴去啯啅啯啅的吃了。」
《国语辞典》:潇潇淅淅(潇潇淅淅)  拼音:xiāo xiāo xī xī
拟声词。形容风雨声。如:「冬夜里潇潇淅淅的雨声,勾起我无限的愁思。」
《国语辞典》:窸窸窣窣  拼音:xī xī sù sù
拟声词。摹拟断续的细碎声音。如:「风一来,堤岸芦苇就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国语辞典》:唏哩花啦  拼音:xī lī huā lā
1.拟声词。摹拟物体滚落、撞击等的声音。如:「他一不小心,从楼梯上唏哩花啦地滚下来。」
2.形容破败难堪的情境。如:「岸边的游客被浪花打得唏哩花啦,落荒而逃。」
《国语辞典》:聐聐聒聒  拼音:yà yà guā guā
拟声词。形容议论说话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两个人常自聐聐聒聒的一番,我也不知一个清头。」也作「唧唧哝哝」、「叽叽咕咕」。
《国语辞典》:踢踢跶跶(踢踢跶跶)  拼音:tī tī tà tà
拟声词。形容连串的脚步声或马蹄声。如:「他踩著木屐,踢踢跶跶走过巷口。」、「侠客飞身上马,一阵踢踢跶跶,人已去远。」
《国语辞典》:勃喇喇  拼音:bó lā lā
拟声词。形容马蹄声。《水浒传》第一三回:「那绿茸茸芳草地上,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勃喇喇地风团儿也似般走。」也作「刮剌剌」。
《国语辞典》:不琅琅  拼音:bù láng láng
拟声词。形容摇蛇皮鼓的声音。也作「不朗朗」、「琅琅」。
《国语辞典》:豨豨  拼音:xī xī
拟声词。形容猪走路的声音。
《国语辞典》:忒儿(忒儿)  拼音:tè ér
拟声词。形容鸟迅速飞走的声音。如:「他手一招,那小东西就忒儿的一声振翅飞了过去,飘然落到主人的手上。」《红楼梦》第二八回:「薛宝钗道:『呆雁在哪里呢?我也瞧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
《国语辞典》:㕷哒(㕷哒)  拼音:pā dá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地或碰撞的声音。如:「只听到㕷哒一声,原来是书本从书架上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