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拦截(攔截)  拼音:lán jié
1.迎头阻挡,截断去路。《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
2.军事上指船舰或飞机对不明目标物,加以鉴别、阻拦或攻击,使无法侵入我方的行动,称为「拦截」。
《国语辞典》:拦截机(拦截机)  拼音:lán jié jī
一种高爬升率、高速度、高升限,并备有有效武器,以拦截敌机的专属飞机。
《国语辞典》:拦截网(拦截网)  拼音:lán jié wǎng
1.一种钢索网。当飞机遇紧急情况,如紧急迫降、煞车系统故障时,置于跑道前端,以拦截飞机,减缓冲力,完成降落。
2.一种用于侦测潜艇的被动式声纳系统。
《漢語大詞典》:要遮
(1).拦截;拦阻。《汉书·薛宣传》:“要遮创戮近臣於大道人众中,欲以鬲塞聪明,杜絶论议之端。” 唐 柳宗元 《铙歌鼓吹曲·吐谷浑》:“行者靡不归,亲戚讙要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至一都会,见一皂衫人自城中出,巫要遮代问之。”
(2).邀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王:“道旁有广第,殿阁宏丽。一青衣自内出,邀 李 , 李 固辞,青衣要遮甚殷。”
《漢語大詞典》:遏截
邀截;拦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伯美 ﹞且谓前奏稽迟,是必贼 蒙 使其兄司农丞 革 ,坐局行賕,遏截御笔之所致。” 元 郝经 《班师议》:“伺隙而进,如遏截於 江 黄 津渡。”
分類:拦截
《漢語大詞典》:遮邀
拦截;邀击。《旧唐书·陆贽传》:“虽詔诸镇发兵,唯以虚声应援,互相瞻顾,莫敢遮邀。”
分類:拦截
《漢語大詞典》:遮截
犹拦截。后汉书·乌桓传:“ 乌桓 寇 云中 ,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餘两。” 宋 李纲 《论淮西军变札子》:“密諭邻境诸帅出兵遮截,邀击於要害之地, 琼 必成擒。”
分類:拦截
《國語辭典》:阻截  拼音:zǔ jié
阻止、拦截。如:「请全力阻截敌军的后援!」
分類:阻截拦截
《漢語大詞典》:要截
拦截;截击。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天大雨,道泞,粮车不进。 自成 遣轻骑出 汝州 ,要截粮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中途败 乌拉 要截之兵。”
分類:拦截截击
《漢語大詞典》:阑截(闌截)
拦截;阻挡。朱子语类卷二七:“问‘几諫’。曰:‘几,微也,只是渐渐细密諫,不恁峻暴,硬要阑截。’”
分類:拦截阻挡
《漢語大詞典》:徼遮
(1).拦截。旧唐书·于頔传:“ 頔 顷镇 襄 汉 ,杀戮不辜,恣行兇暴。移军 襄 邓 ,迫胁朝廷,擅留逐臣,徼遮天使。”
(2).指反复核实,排除虚妄的成分。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説文:徼,循也,古尧切。覈,实也。攷事襾笮徼遮,其辞得实曰覈。”说文·襾部“覈”下本作“邀遮”。 段玉裁 注:“言攷事者定於一是,必使其上下四方之辞皆不得逞,而后得其实,是谓覈。”
《漢語大詞典》:侥遮
拦截。儌,通“ 邀 ”。后汉书·西羌传:“羣 羌 惧远屯不还,行到 酒泉 ,多有散叛。诸郡各发兵儌遮,或覆其庐落。”
分類:拦截
《漢語大詞典》:徼劫
拦截。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五年:“会帝欲北巡 河间 旧宅, 芬 等谋以兵徼劫。”
分類:拦截
《國語辭典》:鱼梁(魚梁)  拼音:yú liáng
顺水势设障孔以捕鱼的装置。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國語辭典》:遮罗(遮羅)  拼音:zhē luó
以网罗拦捕。唐。韩愈〈石鼓歌〉:「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也作「遮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