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横挑
勇敢地挑战。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李陵 ﹞深践戎马之地,足歷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彊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钱辛楣 少詹过 安阳 弔之曰:‘……横挑强敌诚非计,欲报先仇岂为身?’”
任意挑剔。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尝著《七发》, 曹王 慕义。每奏一篇, 汉文 称善。缘情之製,独步当时。主人横挑而有餘,墨客仰攻而不下。”
《漢語大詞典》:求瑕
寻觅疵病或过失。含有故意挑剔之义。北史·崔浩传:“南镇诸将,闻而生羡,亦欲南抄,以取资财。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瑕,冀得肆心。” 宋 欧阳修 《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夫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为一二求瑕,惟有指以为朋,则可一时尽逐。”
《漢語大詞典》:不挑
(1).不妖艳。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 杨倞 注:“挑,偷也。不为奇异之服。”
(2).不挑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如今人民军队讲民主,不兴骂人,打人,说得对不对不挑,说吧,谁先开口?”
分類:挑剔妖艳
《漢語大詞典》:披抉
(1).搜求挑取。汉书·薛宣传:“ 刘氏 孤弱, 王氏 擅朝,排挤宗室,且嫂何与取妹披抉其闺门而杀之?”
(2).拨开挑剔。 宋 苏轼 《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东坡 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3).出现;显露。 宋 叶适 《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扶不穷,号为制举习气。”
《漢語大詞典》:擿抉
亦作“ 擿觖 ”。 挑剔。汉书·孙宝传:“ 冯氏 反事明白,故欲擿觖以扬我恶。”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輒欲陷人以成威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夫小人擿抉君子之诗文以为罪,无怪也;君子岂可亦擿抉小人之诗文以为罪乎?”
分類:挑剔
《漢語大詞典》:钩擿(鉤擿)
亦作“钩擿”。 搜索挑剔。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为政洁己而恕人,未尝取办於敲朴钩擿以为能。”
分類:搜索挑剔
《国语辞典》:没话说(没话说)  拼音:méi huà shuō
1.无话可答辩。《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先生被他驳得没话说,发怒道:『读书要观其通,谁见你这般死煞丐下。』」
2.称赞别人的话。指没什么可挑剔。如:「公司的设施既美观又实用,好得没话说。」
《漢語大詞典》:摭罗(摭羅)
挑剔,罗织。《元典章·刑部一·迁徙》:“今后各处豪霸兇徒歹人,摭罗平民,把持官府者,败露到官,罪状明白,合依奉使宣抚所言,痛行断决。”《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站赤》:“今后宣使人等押运官物,经过站赤,果有妄行摭罗,殴打站官……随即申覆合干上司区处。”
分類:挑剔罗织
《漢語大詞典》:柬汰
挑剔,剔除。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盈前尽珠璣,一一难柬汰。”
分類:挑剔剔除
《國語辭典》:疙瘩  拼音:gē da
1.皮肤上突起的疱块颗粒。《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才躺下去,颈脖子上就起了几个大疙瘩,痒得难熬,一夜到亮,没有好生睡。」也作「疙疸」。
2.泛指圆形块状的东西。如:「冰疙瘩」、「面疙瘩」。
3.绳结。如:「在这条绳子上打个疙瘩。」
4.比喻不通畅的文字。如:「文章中有些疙瘩。」
5.比喻难解的麻烦或心中的郁结。《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抚院来的三月头里,这协台得著了文书,就是心下一个疙瘩。」也作「疙搭」。
《漢語大詞典》:错头(錯頭)
方言。硬挑剔出来的岔子、错误。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我们按税法办事,政府有啥错头好扳?”
《漢語大詞典》:诋擿(詆擿)
指责挑剔。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诗:“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詆擿, 杨生 护己短,一定不肯易。”
分類:挑剔
《漢語大詞典》:掎擿
指摘,挑剔。旧唐书·张柬之传:“请所有掎擿先儒,愿且以时消息。”
分類:挑剔
《漢語大詞典》:口病
谓好用挑剔、指摘的言辞。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家戒下:“ 欧公 性不好善,要求古人过失,説话带口病。此是大过。”
《漢語大詞典》:择嘴(擇嘴)
谓饮食挑剔。 沙汀 《选灾》:“啥年辰呵!只要把肚皮塞得饱就算万幸!难道还择嘴么?”
分類:饮食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