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眉儿眼儿(眉儿眼儿)  拼音:méi ér yǎn ér
挑剔、批评。《金瓶梅》第四四回:「第二日教人眉儿眼儿的,只说俺们什么把拦著汉子。」
分类:挑剔批评
《国语辞典》:没得说的(没得说的)  拼音:méi de shuō de
无可挑剔。如:「这孩子如此孝顺又乖巧,真是没得说的。」
分类:无可挑剔
《国语辞典》:抉瑕擿衅(抉瑕擿衅)  拼音:jué xiá tì xìn
瑕,玉上的缺点。擿衅,挑出瑕疵。抉瑕擿衅指刻意挑剔缺点,举发破绽。《后汉书。卷三六。陈元传》:「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擿衅,掩其弘美,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国语辞典》:抉瑕掩瑜  拼音:jué xiá yǎn yú
瑕,玉上的斑点。瑜,美玉的光彩。抉瑕掩瑜指挑剔玉上的微小缺点以掩没它的光彩。比喻以严刻的议论抹煞别人的优点。唐。严郢〈駮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国语辞典》:拣衣挑食(拣衣挑食)  拼音:jiǎn yī tiāo shí
对吃的、用的东西极为挑剔。《红楼梦》第五八回:「因文官等一干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势凌下,或拣衣挑食,或口角锋芒。」
《国语辞典》:鸡蛋里挑骨头(鸡蛋里挑骨头)  拼音:jī dàn li tiāo gú tou
鸡蛋内并无骨头,「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剔。如:「他老是鸡蛋里挑骨头地故意找麻烦。」
《国语辞典》:洗垢寻痕(洗垢寻痕)  拼音:xǐ gòu xún hén
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参见「洗垢求瘢」条。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不想他苦恹恹痛遭危困,只因笑吟吟陷平人洗垢寻痕。」
《国语辞典》:比张比李(比张比李)  拼音:bǐ zhāng bǐ lǐ
多方指责、挑剔。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国语辞典》:弹觔估两(弹觔估两)  拼音:tán jīn gū liǎng
仔细斟酌估量事物。比喻挑剔。《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陈大郎拿著东西,又不放手,又不增添,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覆认看,言真道假、弹觔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也作「弹斤估两」。
《国语辞典》:吹毛取瑕  拼音:chuī máo qǔ xiá
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参见「吹毛求疵」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国语辞典》:挑刺儿(挑刺儿)  拼音:tiāo cì ér
故意挑剔别人言语或行动上的毛病。如:「他喜欢挑刺儿,故意让人难堪。」
《漢語大詞典》:刿剔(劌剔)
挑剔,剔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若 仪 、 秦 、 雎 、 衍 之类,率揣摩时事以行其术…… 非 之道,乃欲一切劌剔而扫除之。”
分類:挑剔
《國語辭典》:横挑鼻子竖挑眼(橫挑鼻子豎挑眼)  拼音:héng tiāo bí zi shù tiāo yǎn
比喻人百般挑剔。如:「天下事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做老闆的就别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弄得公司员工情绪都很低落。」
《国语辞典》:扳差头(扳差头)  拼音:bān cuō tóu
故意挑剔他人过失。《海上花列传》第二回:「耐是赵大少爷朋友末,倪也望耐照应照应。阿有倽撺掇赵大少爷来扳倪个差头?」
《國語辭典》: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小毛病。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