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捡便宜(捡便宜)  拼音:jiǎn pián yí
1.挑选不费力气的事。如:「你别以为这次捡便宜,搞不好上了个大当。」也作「拣便宜」。
2.花费不多却得到较大好处。如:「百货公司摸清顾客喜欢捡便宜的心态,每到换季就来个大拍卖。」也作「拣便宜」。
《國語辭典》:翻拣(翻揀)  拼音:fān jiǎn
翻动挑拣。如:「他仔细地在那堆垃圾中翻拣,寻找遗失的那条项鍊。」
分類:翻动挑选
《漢語大詞典》:过筛(過篩)
使粮食、矿石等通过筛子,进行挑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养猪模范的来广营合作社》:“玉米棒、向日葵托,要晒干、轧碎、过筛、浸泡。”
《漢語大詞典》:拔赵帜易汉帜(拔趙幟易漢幟)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國語辭典》:百里挑一(百裡挑一)  拼音:bǎi lǐ tiāo yī
一百个当中挑选一个。比喻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红楼梦》第一二○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漢語大詞典》:榜下捉婿
挑选科举考试榜上有名者为婿。 宋 时的一种风尚。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本朝贵人家选壻於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壻’……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於榜下捉壻,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
《國語辭典》:点绣女(點繡女)  拼音:diǎn xiù nǚ
旧时新君即位,常派人到民间搜求好女子入宫充当宫女,称为「点绣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浙江纷纷的讹传,道:『朝廷要到浙江各处点绣女。』」
分類:挑选宫女
《漢語大詞典》:杷罗剔抉(杷羅剔抉)
谓搜罗挑选人材。新唐书·韩愈传:“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杷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國語辭典》:排沙简金(排沙簡金)  拼音:pái shā jiǎn jīn
去芜存菁,比喻精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也作「披沙拣金」、「披沙简金」。
《國語辭典》:披沙简金(披沙簡金)  拼音:pī shā jiǎn jīn
去芜存菁,比喻精选。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也作「排沙简金」、「披沙拣金」。
《國語辭典》:任人唯贤(任人唯賢)  拼音:rèn rén wéi xián
任用人时只选择具有才识品德的贤人,而不管他与自己的关系是否密切。语本《书经。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漢語大詞典》:捐选
挑选吉日
选择。例如:小庵圣像新完,捐选四月初八日,我佛诞辰,启建道场,开佛光明。——《古今小说
《漢語大詞典》:拣口儿(揀口兒)
挑选可口的食物。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可体样春衫亲手儿缝,有滋味珍饈拣口儿供。”
《漢語大詞典》:拣相(揀相)
谓鉴别挑选。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个小娘子也古怪,自来会拣相人物,再不曾説那一个好。方纔见了舍人,便十分称赞。”
分類:鉴别挑选
《漢語大詞典》:零挑
一只一只地挑选。
分類:一只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