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槛阱(檻穽)
亦作“ 槛阱 ”。
(1).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 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 ,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 清 心青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
(2).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 宋 欧阳修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自兹遭槛穽,一落谁引汲?” 宋 曾巩 《书阁》诗:“世路因仍忧槛穽,他乡衰暮傍风尘。”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今 延寿 方坠槛穽,吾何忍更害 匡赞 乎?”
《國語辭典》:遮罗(遮羅)  拼音:zhē luó
以网罗拦捕。唐。韩愈〈石鼓歌〉:「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也作「遮逻」。
《國語辭典》:捕杀(捕殺)  拼音:bǔ shā
逮捕追杀。如:「禁止捕杀保育类动物。」《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秋,七月,敬瑭子弟之在京都者凡四子,朝廷尽收捕杀之。」
《漢語大詞典》:罗落(羅落)
亦作“ 罗络 ”。
(1).截捕禽兽的用具。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於泽矣。”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嵩焘 曰:“削格、罗落皆所以遮要禽兽。”
(2).用网或绳捕捉。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 晋 郭璞 注:“谓罗络之。”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黄州野人》:“见为人而毛者,搏之则逝,追之不及,百计罗络,因结绳置壠间而获焉。”
(3).布列。《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 吕向 注:“罗落,布列也。”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为 蓬莱 、 方丈 、 瀛洲 诸山,高出水百餘尺,臺观殿阁,罗络山上。”
(4).警戒联络。 北齐 魏收 《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一朝指挥,倐忽千里,候骑罗络,聊逞前驱。”《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特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 胡三省 注:“罗,布也。落,与络同,联络也。”
(5).指担任警戒联络的士兵。 三国 蜀 诸葛亮 《兵要》:“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絶军前十里内;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
(6).连绵,绵延。《参同契》卷上:“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唐 杜甫 《火》诗:“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宋 曾巩 《之南丰道上寄介甫》诗:“星斗弄光彩,罗络龟火斑。”
(7).犹罗致,包罗。 唐 柳宗元 《裴墐崇丰二陵集礼后序》:“苞并总统,千载之盈缩;罗络旁午,百氏之异同。” 唐 刘蜕 《上裴侍郎书》:“罗络旧简,附会时律。” 元 揭傒斯 《赵功可墓志铭》:“贯穿百经,罗络百家。” 清 毛岳生 《练白颖〈后汉书公卿表〉序》:“钩贯罗络,亦率有条理。”
《漢語大詞典》:掩取
(1).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后汉书·酷吏传·黄昌:“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新唐书·冯宿传:“府大集,部曲輒与 文寿 偕来, 宿 掩取而榜杀之。”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况以阴谋閟计,出其不意而掩取之乎?”
(2).尽取,全部捕杀。礼记·曲礼下“大夫不掩羣” 唐 孔颖达 疏:“大夫不掩羣者,羣谓禽兽共聚也。羣聚则多,不可掩取之。”
《國語辭典》:剿捕  拼音:jiǎo bǔ
围剿捉捕。《水浒传》第五九回:「宋江性急,便要起兵剿捕。」《红楼梦》第一回:「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漢語大詞典》:招捉
(1).招降捕捉。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军头引见司等子驱拥有罪之人朝见也。向来 绍兴 末年, 四川 宣抚司管押到招捉北界伪知 虢州 完颜守能 ,知 商州 折可直 ,尝如此。”
(2).招亲;婚聘。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一出:“出得几多钱,招捉那状元为姻眷。”
《漢語大詞典》:追捉
追赶捕捉。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自是每夜即有黄白蛺蝶万数……上令张网於花间,遂得数百於殿内,纵嬪御追捉,以为娱乐。”《水浒传》第五回:“不想官司追捉得洒家要紧,那员外陪钱去送俺 五臺山 智真长老 处落髮为僧。”《天雨花》第十四回:“若还难撇夫妻义,便叫姊丈一同行,那怕他官牌火票来追捉。”
分類:追赶捕捉
《漢語大詞典》:罝罗(罝羅)
泛指捕捉鸟兽的网。国语·鲁语上:“兽虞於是乎禁罝罗。” 韦昭 注:“罝,兔罟;罗,鸟罟也。”《文选·张衡〈西京赋〉》:“但观罝罗之所羂结。” 吕向 注:“罝,罗网也。” 宋 梅尧臣 《和民乐》:“会待朔雪时,狐兔生罝罗。”
《漢語大詞典》:食饵(食餌)
(1).吃糕饼。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食饵:“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2).捕捉鱼虾等时用来引诱的食物。
《漢語大詞典》:捕诛(捕誅)
捕捉杀戮。《汉书·王莽传下》:“抑强督姦,捕诛盗贼,义之节也。”
分類:捕捉杀戮
《國語辭典》:猎食(獵食)  拼音:liè shí
猎取食物。比喻谋生。《聊斋志异。卷一。画皮》:「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
《漢語大詞典》:弋罗(弋羅)
矢缴和罗网。猎取禽兽的工具。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 唐 白居易 《赠诸少年》诗:“老惭退马霑芻秣,高喜归鸿脱弋罗。” 唐 陆龟蒙 《禽暴》:“ 江 之南不能弋罗,常药而得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宋 李孜 《纂异记·浮梁张令》:“店嫗曰:‘今五坊弋罗之辈,横行关内,此其流也,不可与竞。’”
《漢語大詞典》:禽讨(禽討)
捕捉诛戮。汉书·王尊传:“﹝ 长安 宿豪大猾﹞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更数二千石,二十年莫能禽讨, 尊 以正法案诛,皆伏其辜。”后汉书·周举传:“宜密严勑州郡,察彊宗大姦,以时禽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非 大舜 、 周公 、 朱虚 、 博陆 ,则不能流放禽讨,安危定倾。”
分類:捕捉诛戮
《國語辭典》:捕生  拼音:bǔ shēng
捕捉野生动物。如:「为了放生而捕生,那是杀生而不是放生。」《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下》:「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罢役徒,禁屠及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