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损
裁损
损坏
何损
加损
日损
贬损
损神
愁损
损伤
减损
蹙损
抑损
损失
损人
《韵府拾遗 阮韵》:不损(不损)
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上状曰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
分类:不损
《國語辭典》:裁损(裁損)  拼音:cái sǔn
减少。《大宋宣和遗事。贞集》:「祖宗上供,自有常数,后缘岁增,不胜其弊,当裁损以舒民力。」
分類:裁汰削减
《國語辭典》:损坏(損壞)  拼音:sǔn huài
损毁、破坏。《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阮孝绪传》:「末年蔬食断酒,其恒供养石像先有损坏,心欲补之,罄心敬礼,经一夜忽然完复。」《喻世明言。卷一四。陈希夷四辞朝命》:「当初有一人因床脚损坏,偶取一龟支之。」
《韵府拾遗 阮韵》:何损(何损)
左传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
《漢語大詞典》:加损(加損)
(1).褒贬;增减。《穀梁传·僖公十九年》:“ 梁 亡, 郑 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宋史·王安石传:“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金之物,所加损不过銖两而移焉。” 清 唐甄 潜书·充原:“文嗟嘆之言以为歌咏,协之以六律,播之以五音,宣其固有也。 后夔 虽聪, 工倕 虽巧,岂能有所加损哉!”
(2).愈加减少。庄子·秋水:“ 禹 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 汤 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骈字类编》:日损(日损)
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所谓积渐者日损之谓也当先遗其所轻然后忘其所重使利欲日去淳白自生耳日唐书历志见 加下
《國語辭典》:贬损(貶損)  拼音:biǎn sǔn
降低、减损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汉。班固〈典引〉:「贬损当世,非谊士也。」
《漢語大詞典》:损神(損神)
伤神。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一:“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清 孙枝蔚 《挽金坤生》诗:“闻笛漫垂泪,罢琴空损神。”
分類:伤神
《漢語大詞典》:愁损(愁損)
(1).忧伤。 宋 范成大 《虞美人》词:“烛灯香雾两厌厌,髣髴有人愁损上眉尖。”
(2).犹愁杀。 宋 郑子玉 《八声甘州慢·草》词:“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栏人。”
分類:忧伤
《國語辭典》:损伤(損傷)  拼音:sǔn shāng
损坏、伤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总镇得了大胜,检点这三营、两协人马,无大损伤。」《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因爱丈夫而争,既争之后,虽损伤丈夫也不顾了。」也作「损害」。
《國語辭典》:减损(減損)  拼音:jiǎn sǔn
减少。《史记。卷二三。礼书》:「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
分類:减损减少
《漢語大詞典》:蹙损(蹙損)
谓眉头紧皱蹙缩而损其容颜。形容忧伤之甚。 唐 白居易 《如梦令》词:“説著暂分飞,蹙损一双眉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雨度 渭城 头,看斜暉隐乱流,蛾眉蹙损 湘江 口。”《天雨花》第三回:“佳人闷到香房内,双蛾蹙损减精神。”
《國語辭典》:抑损(抑損)  拼音:yì sǔn
1.谦退、谦逊。《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2.裁制减省。《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深惟日食再既之意,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新唐书。卷一○二。岑文本传》:「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
《國語辭典》:损失(損失)  拼音:sǔn shī
损毁丢失。亦指损毁丢失的物品。《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今年秋稼为蝗虫所伤,皆勿收租、更、刍稿;若有所损失,以实除之,馀当收租者亦半入。」
《國語辭典》:损人(損人)  拼音:sǔn rén
1.使人蒙受损失。如:「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
2.以轻薄的言语嘲讽他人。如:「他常以损人取乐,因此朋友都疏远他。」
《國語辭典》:损人利己(損人利己)  拼音:sǔn rén lì jǐ
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获利。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则为你损人利己使心机,图著个甚的?」《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那本是损人利己的买卖,怎么能长享富贵呢?」也作「损人肥己」、「损人安己」、「损人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