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破损
闷损
折损
损德
费损
损抑
损气
损害
损费
耗损
蠹损
损惠
损败
损减
损生
《國語辭典》:破损(破損)  拼音:pò sǔn
残破损坏。如:「小心玻璃,以防破损。」「小华的洋娃娃已经破损不堪了。」《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只为自己货儿果然破损,没个因头,难好开口。」
《國語辭典》:闷损(悶損)  拼音:mèn sǔn
心情极为愁闷。宋。无名氏〈永遇乐。玉骨冰肌〉词:「岂知人、年来闷损,被名利拘缚。」《董西厢》卷五:「闷损多情的张秀才,忽听得栊门儿哑地开,急把眼儿揩。」
分類:烦闷
《國語辭典》:折损(折損)  拼音:zhé sǔn
摧折损伤。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四折:「将夏侯惇十万雄兵,在博望城中,用水火尽皆折损。」也作「折耗」。
《國語辭典》:损德(損德)  拼音:sǔn dé
败坏德行。《聊斋志异。卷五。土偶》:「吾父生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
分類:道德
《漢語大詞典》:费损(費損)
耗费,耗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然今之小人,好説 秦 汉 之奢靡以盪圣心,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 唐 张九龄 《让赐宅状》:“今崇其甲第,更使增修,或恐因缘,多有费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一:“此等,岂好为顿扰而轻费损哉?”
分類:耗费耗损
《漢語大詞典》:损抑(損抑)
见“ 损挹 ”。
《國語辭典》:损挹(損挹)  拼音:sǔn yì
谦退。《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梁书。卷一○。夏侯详传》:「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也作「损抑」。
分類:谦虚退让
《漢語大詞典》:损气(損氣)
(1).阴气,秋日肃杀之气。《淮南子·时则训》:“求不孝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以助损气。” 高诱 注:“损气,阴气。”
(2).谓有损元气。 宋 苏轼 《临江仙·冬日即事》词:“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宋 陆游 《新秋》诗:“问囚损气嗟谁念,学道刳心恐已迟。”
《國語辭典》:损害(損害)  拼音:sǔn hài
损坏、伤害。魏。刘劭《人物志。七缪》:「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师曾两回往西天取经,为佛法未全,常被深沙神作孽,损害性命。」也作「损伤」。
《漢語大詞典》:损费(損費)
耗费,损耗。后汉书·袁安传:“以为 匈奴 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民不堪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必胜之师,必在速战,兵多而战不速,则所费必广……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分類:耗费损耗
《國語辭典》:耗损(耗損)  拼音:hào sǔn
消耗减损。《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也作「耗减」。
《漢語大詞典》:蠹损(蠹損)
蛀蚀损坏。 宋 庞元英 《谈薮》:“譬之猛虎,人不能害,反为毛间虫所蠹损。” 清 无名氏 《〈嵇康集〉跋》:“自板本盛,而人始不復写书;即有书,不知较讎,与无书等,只供蠹损浥烂耳。”
分類:蛀蚀损坏
《漢語大詞典》:损惠(損惠)
谢人馈送礼物的敬辞。意谓对方降抑身份而加惠于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鴟芋也’,乃为‘羊’字。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鴟。’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漢語大詞典》:损败(損敗)
(1).损失;损坏;破损。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济阳 江禄 ,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元典章·户部七·至元新格》:“诸官物出给,先儘远年。其现在数多用处数少不堪久贮者,速申该上司作急支发,毋致损败。”
(2).遭受祸患,身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
《漢語大詞典》:损减(損減)
节制;减少。史记·乐书:“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汉书·贡禹传》:“方今天下飢饉,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 汉 王粲 《爵论》:“以货财为赏者,不可供,以復除为赏者,租税损减。”
分類:节制减少
《漢語大詞典》:损生(損生)
损害身体。列子·杨朱:“ 原宪 窶於 鲁 , 子贡 殖於 卫 。 原宪 之窶损生, 子贡 之殖累身。” 唐 黄滔 《寓题》诗:“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