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捣乱(搗亂)  拼音:dǎo luàn
以不好的手段或无理的行动,来扰乱秩序,或破坏别人正在进行的事情。如:「警察加强警备,以防不良分子趁机捣乱。」也作「倒乱」。
《國語辭典》:朝天捣乱(朝天搗亂)  拼音:cháo tiān dǎo luàn
恣意胡闹。《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唐二乱子到省不久,并不晓得那个差使好,那个差使不好。人家见他朝天捣乱,也没有人肯拿真话告诉他。」
分類:瞎闹
《國語辭典》:放水  拼音:fàng shuǐ
1.开通渠道,引水灌溉田畴。
2.故意通融。在考试或比赛时,保留实力或违反规则,让对方过关。如:「这次比赛获胜的队伍故意放水,否则比数更悬殊。」
3.啰嗦、骚扰、找麻烦。《金瓶梅》第三八回:「第二的不知高低,气不愤,走这里放水,被他撞见了,拿到衙门里打了个臭死,至今再不敢来了。」
分類:放水捣乱
《國語辭典》:倒乱(倒亂)  拼音:dǎo luàn
以不好的手段或无理的行动,来扰乱秩序,或破坏别人正在进行的事情。《老残游记》第一五回:「总是你瞎倒乱,平白的把翠环的一卷行李也烧在里头。」也作「捣乱」。
《漢語大詞典》:厮搅(廝攪)
胡闹;捣乱。 宋 欧阳修 《谢梅圣俞简》:“家人见誚,好时节将诗去人家廝搅,不知吾辈用以为乐。”
分類:胡闹捣乱
《漢語大詞典》:胡捣(胡搗)
胡来;捣乱。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甭说他在组里头胡捣,他老老实实,咱也不光彩。” 柳青 《狠透铁》:“麦子打好,叫你们私吞哩?任你们胡捣乱搞,还算什么合作化?”
分類:胡来捣乱
《國語辭典》:鼓捣(鼓搗)  拼音:gǔ dao
拨弄、摆布。《红楼梦》第六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
《漢語大詞典》:嚷乱(嚷亂)
吵闹;捣乱。 元 柯丹邱 《荆钗记·抢亲》:“老泼妇,今日也与我孩儿嚷乱,明日也与我孩儿嚷乱,逼勒我孩儿投江身死。”
分類:吵闹捣乱
《國語辭典》:架秧子  拼音:jià yāng zi
北平方言:(1)起哄。(2)煽动、怂恿。
分類:方言捣乱
《國語辭典》:作祟  拼音:zuò suì
1.鬼怪妖物为祸害人。《大宋宣和遗事。元集》:「祟宁五年,夏,解州有蛟在盐池作祟,布气十馀里,人畜在气中者,辄皆嚼啮,伤人甚众。」《红楼梦》第一○二回:「妖怪原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如今多少神将在这里还敢现形么?无非把这妖气收了便不作祟就是法力了!」
2.阴谋捣鬼。如:「是谁在暗中作祟?」
《漢語大詞典》:鸟乱(鳥亂)
粗话。胡闹,捣乱。《水浒传》第十六回:“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説下边鸟乱,且説 罗仁卿 夫妻走到阁上暗处,搜出一个人来。”
《國語辭典》:作梗  拼音:zuò gěng
从中阻挠使其不得进行。《北史。卷五六。魏收传》:「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群氐作梗,遂为边患。」
《漢語大詞典》:逞妖
犹言兴妖作怪。比喻坏人进行捣乱。《禅真后史》第三十回:“适闻报老猴逞妖作耗,决係精魅。”《禅真后史》第三六回:“ 史酉鱼 逞妖作法,志图叛乱,必有同谋贼党。”
分類:坏人捣乱
《國語辭典》:闹事(鬧事)  拼音:nào shì
惹祸滋事。《文明小史》第四回:「至于闹事的人,还是地方上的痞棍,那些求名应考之人,断断没有此事。」
《漢語大詞典》:排科
犹搞鬼,捣乱。《全元散曲·斗鹌鹑》:“若论着点砌排科惯熟,敢教那罢剪嘴姨夫闭口。”参见“ 捏恠排科 ”。
分類:捣乱
《國語辭典》:捏怪排科  拼音:niē guài pái kē
作怪、捣鬼、为难之意。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著那等乾眼热滑张杓徕,任从那些打草惊蛇,尽教他捏怪排科厮间谍。」
分類:为难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