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捧檄  拼音:pěng xí
檄,指官府徵召的文书。东汉孝子毛义因家贫亲老,手捧檄文而面露喜色。后以「捧檄」指奉命就任官职。唐。骆宾王 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國語辭典》:捧日  拼音:pěng rì
1.忠心辅佐帝王。北周。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汉王改娄敬之族,事重论都。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
2.唐宋时侍卫皇宫的军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捧日天武四厢》:「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
《漢語大詞典》:捧日营(捧日營)
唐 宋 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 宋 李元纲 厚德录:“﹝ 王达 ﹞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餘年。”《水浒传》第七九回:“﹝ 杨太尉 ﹞於御营司选拨二将,就於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箇上将去助 高太尉 杀贼。”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捧日
《韵府拾遗 质韵》:捧出
虬髯客传:杨素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
《國語辭典》:捧心  拼音:pěng xīn
双手抱著胸口。《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國語辭典》:捧腹  拼音:pěng fù
手捧著肚子。形容大笑的样子。唐。柳宗元 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曳裾戎幕之下,专弄文墨,为壮夫捧腹。」《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國語辭典》:捧读(捧讀)  拼音:pěng dú
拜读。《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捧读之下:前事覆奏,摺内或称:『臣于某日接奉上论,捧读之下,钦感难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道:『足见年兄才名,令人心服。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令堂可曾旌表过了么?』」
分類:敬辞文章
《漢語大詞典》:捧戴
托举;扶拥。 唐 刘禹锡 《谢冬衣表》:“殊锡稠叠,延及偏裨。庆抃失图,捧戴相贺。” 唐 元稹 《后湖》诗:“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
《漢語大詞典》:捧土
东汉 初, 朱浮 为大将军 幽州 牧,负责讨定北边。 渔阳 太守抗命, 朱浮 写信给他说:“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 渔阳 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 孟津 ,多见其不知量也。”见《后汉书·朱浮传》。后以“捧土”喻不自量力,或反用其意。 唐 李白 《北风行》:“ 黄河 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清 唐孙华 《过淮阴见数百人舁土置城下问之云河堤欲溃将以土塞城门》诗:“精卫衔石心已尽, 孟津 捧土谁能壅。”
《漢語大詞典》:捧持
恭敬地托着、拿着;环抱形地握持。 唐 杨巨源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捧持价重凌云叶,封裹香深笑海苔。”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所擎之炉……备极人巧而不甚重,取其便於捧持也。” 秦牧 《艺海拾贝·英雄手中的花束》:“现在的英雄石像,右手握住步枪,左手屈到胸前,捧持花束,英武庄严,神采奕奕。”
《骈字类编》:高捧(高捧)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十九 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
《漢語大詞典》:捧手
拱手。表示敬意。《文选·班固〈东都赋〉》:“捧手欲辞。” 李善 注引《孔子三朝记》:“ 孔子 受业而有疑,捧手问之,不当避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南人(丧家)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 唐 张继 《送张中丞归使幕》诗:“满臺簪白笔,捧手恋清辉。”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 启超 ﹞行年十七,始获捧手於 南海 康先生 之门。”亦用以形容无所事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天启圣聪:“时次揆 归德 代为政,羣贤辐輳其门。末相 山阴 ,捧手受成而已。”
《韵府拾遗 阳韵》:捧香
岑参诗:黄门持被覆。侍女捧香烧。
《分类字锦》:捧杖
分类:
《国语辞典》:捧日心  拼音:pěng rì xīn
对朝廷、帝王忠心耿耿。唐。钱起〈赠阙下斐舍下〉诗:「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国语辞典》:捧心颦(捧心颦)  拼音:pěng xīn pín
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胸皱眉,更显娇美。典出《庄子。天运》。后用以形容别具风韵,或病困愁苦的样子。宋。辛弃疾〈菩萨蛮。旌旗依旧〉词:「旌旗依旧长亭路,尊前试点莺花数,何处捧心颦,人间别样春。」也作「捧心妍」、「西子颦」、「苧萝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