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上掌
 
君王掌上
 
掌上人
 
掌上怜
 
掌上承恩
   
掌上轻
 
掌中托
 
掌中无力
 
掌中看
  
掌中行
 
掌中轻
 
掌中飞燕
 
汉后身轻
 
汉宫舞腰
 
皇后舞
 
纤腰掌上
 
舞掌轻
 
赵后身轻
 
轻身舞
 
转纤腰
  
静婉舞
 
飞燕掌中娇
 
飞燕身轻
 
飞燕轻

相关人物
张净琬
 
赵飞燕


《梁书》卷三十九〈羊侃列传〉~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白氏六帖》卷十八〈舞〉
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例句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徐凝 汉宫曲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 李咸用 婕妤怨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李山甫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杜牧 遣怀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三十一

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 聂夷中 大垂手

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韩偓 偶见

典故
去握珠
   

《乐府诗集》卷三十晋·傅玄《短歌行》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三十三〈江淹·伤爱子赋〉
惟秋色之颢颢,心结縎兮悲起。曾悯怜之惨悽,痛掌珠之爱子。

例句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辞阴。 李德裕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一

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 耿湋 省试骊珠诗

《漢語大詞典》:掌上
(1).手掌之上。极言容易。 唐 王昌龄 《箜篌引》:“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
(2).极言爱抚。 唐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参见“ 掌上明珠 ”。
《國語辭典》:掌上明珠  拼音: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捧在手掌上的一颗珍贵明珠。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多指爱女。宋。辛弃疾 永遇乐。紫陌长安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程乙本红楼梦》第二回:「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也称为「掌珠」、「掌上之珠」、「掌上珠」。
《國語辭典》:掌上珠  拼音:zhǎng shàng zhū
捧在手掌上的珠子。比喻备受呵护珍视的人,通常指女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父妻两个,欢喜无限,取名夜珠。因是夜里生的,取掌上珠之意,又是夜明珠宝贝一般。」也称为「掌上明珠」。
《國語辭典》:掌上明珠  拼音: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捧在手掌上的一颗珍贵明珠。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多指爱女。宋。辛弃疾 永遇乐。紫陌长安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程乙本红楼梦》第二回:「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也称为「掌珠」、「掌上之珠」、「掌上珠」。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唐 罗隐 《赠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上珍
犹掌上明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当日分离,痛煞煞生抛掌上珍;今朝廝认,笑吟吟还猜做梦中人。”亦省作“ 掌珍 ”。 清 王韬 瓮牖馀谈·书彭孝女事:“﹝孝女﹞事亲尤能先意承旨,以是双亲爱之为掌珍。”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分类字锦》:掌上三峰
刘因 远山笔架诗 掌上三峰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
分类:文具
《國語辭典》:掌上明珠  拼音: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捧在手掌上的一颗珍贵明珠。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多指爱女。宋。辛弃疾 永遇乐。紫陌长安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程乙本红楼梦》第二回:「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也称为「掌珠」、「掌上之珠」、「掌上珠」。
《國語辭典》:掌上观纹(掌上觀紋)  拼音: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观看手掌上的纹路。比喻在自己掌握之中,毫不费力就能取得。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凭著您兄弟坐下马,手中枪,万夫不当之勇,觑那曹操,掌上观纹。」元。无名氏《捉彭宠》第三折:「元帅,我量汉萧王,众将擒拿他,如掌上观纹,瓮中捉鼠,有何罕哉也!」也作「掌上观文」。
分類:容易
《漢語大詞典》:掌上观文(掌上觀文)
见“ 掌上观纹 ”。
《國語辭典》:掌上观纹(掌上觀紋)  拼音: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观看手掌上的纹路。比喻在自己掌握之中,毫不费力就能取得。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凭著您兄弟坐下马,手中枪,万夫不当之勇,觑那曹操,掌上观纹。」元。无名氏《捉彭宠》第三折:「元帅,我量汉萧王,众将擒拿他,如掌上观纹,瓮中捉鼠,有何罕哉也!」也作「掌上观文」。
分類:容易
《漢語大詞典》:王在掌上
隋书·高祖纪上:“﹝ 高祖 文皇帝 ﹞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后以“王在掌上”为称帝之征的典实。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此自 秦 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 魏 氏当涂,黠盗奸雄,覬覦神器者,史不絶书。”
分類:称帝典实
《国语辞典》:掌上型电脑(掌上型电脑)  拼音:zhǎng shàng xíng diàn nǎo
轻巧、易携带,可置于手掌上操作的电脑。可视为平板电脑及智慧型手机之前身。
《国语辞典》:掌上型扫描器(掌上型扫描器)  拼音:zhǎng shàng xíng sǎo miáo qì
一种可持于掌中,推于文件上,而进行图文读取的电脑周边设备。可分黑白、灰阶、彩色三种类型,扫读速度较桌上型慢。
《国语辞典》:掌上之珠  拼音:zhǎng shàng zhī zhū
捧在手上的一颗珍贵珠子。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通常指爱女。《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鲁老先生和夫人因无子息,爱如掌上之珠。」《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家老鸨打听得冲天炮是现任制台心头之肉,掌上之珠,那种恭维,真是形容不出。」也称为「掌上明珠」。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体态轻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诗:“正悦掌中舞,寧哀《团扇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娇啼婉转,作掌中舞。”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静婉腰
指纤柔善舞的腰肢。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之三:“金覊白马临风望,认得 羊 家 静婉 腰。” 清 吴伟业 《听朱乐隆歌》之四:“谁画 张 家 静婉 腰,轻綃一幅美人蕉。”参见“ 静婉 ”。
《漢語大詞典》:静婉
梁书·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儛人 张浄琬 ,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儛。”后因以“静婉”指代歌舞能手。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艷词传 静婉 ,新曲定 娇嬈 。” 唐 温庭筠 《题柳》诗:“香随 静婉 歌尘起,影伴 娇嬈 舞袖垂。” 清 唐孙华 《某公挽诗》:“ 龟年 擪絃管, 静婉 斗腰肢。”
分類:歌舞能手
《漢語大詞典》:掌中珠
见“ 掌上明珠 ”。
《國語辭典》:掌上明珠  拼音: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捧在手掌上的一颗珍贵明珠。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多指爱女。宋。辛弃疾 永遇乐。紫陌长安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程乙本红楼梦》第二回:「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也称为「掌珠」、「掌上之珠」、「掌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