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安排
排空
排云
排闼
推排
排日
排遣
排难
编排
排衙
排斥
排比
排闷
排天
排山
《國語辭典》:安排  拼音:ān pái
1.安于推移。《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2.安置办理,准备。唐。白居易〈谕友〉诗:「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匡超人呼天抢地,一面安排装殓。」也作「安办」。
《漢語大詞典》:排空
凌空;耸向高空。 南朝 梁 何逊 《赠韦记室黯别》诗:“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 隋 魏澹 《园树有巢鹊戏以咏之》:“早晚时应至,轻举一排空。” 明 王玉峰《焚香记·途中》:“排空戈戟冰乱摧,繚绕旗旌云四飞。” 清 方文 《庐山诗·〈五老峰〉序》:“又十里为 五老峯 ,悬崖削壁,排空插汉,如五老人駢肩而立,真巨观也。” 郭沫若 《黄山之歌》:“想见秋时枫叶丹,排空万面树红旗。”
分類:凌空高空
《漢語大詞典》:排云(排雲)
排开云层。多形容高。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六:“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臺。” 南朝 梁 沈约 《咏孤桐》:“ 龙门 百尺时,排云少孤立。”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之二:“亙壑躡丹虹,排云弄清影。” 明 刘基 《戏为雪鸡篇寄詹文同》诗:“雪鹤排云舒六翮,长鸣远逐 浮丘伯 。” 郭小川 《战台风》诗:“红旗般的太阳,排云拨雾飞身大海间。”
分類:开云云层
《國語辭典》:排闼(排闥)  拼音:pái tà
闼,宫中小门。「排闼」指推开门。《史记。卷九五。樊郦滕灌列传。樊哙》:「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聊斋志异。卷二。巧娘》:「筹念间,一妇人排闼入。」
分類:开门
《漢語大詞典》:推排
(1).排斥;排挤。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孔子 生时推排不容,故叹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生时无祐,死反有报乎?”晋书·董京传:“或见推排駡辱,曾无怒色。”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2).拥挤。汉书·朱买臣传:“拜为太守, 买臣 衣故衣,怀其印綬,步归郡邸……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3).搬动。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后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终不动摇。”宋书·少帝纪:“及 懿后 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紼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謔,殿省备闻。”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於 浙江 ,谓推排重物曰勃。”
(4).谓随着岁月推移。 南朝 齐 王僧虔 《戒子书》:“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復推排人閒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迷人知返,去道不遥,幸速推排,急登正路。” 清 唐孙华 《辛巳除夕》诗:“自怜尘世推排久,擥镜休嫌白髮生。”
(5).相比。 唐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诗:“非唯 吴起 与 穰苴 ,今古推排尽不如。” 清 姚椿 《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诗之四:“ 陆 杨 名字共推排,雅俗如何好共儕?”
(6).排列;排列推算。 宋 陆游 《春社有感》诗:“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朱子语类卷六五:“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 伏羲 天然意思。” 清 袁枚 新齐谐·算命先生:“喜为人算命,写八字与之,其推排悉合世上五行之説,亦不甚验也。”
(7). 宋 、 金 、 元 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宋史·食货志上六:“至於推排,则因其貲产之进退为之升降,三岁而一行之。然当时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仅存室庐,凡耕耨刀斧之器,鸡豚犬彘之畜,纤微细琐皆得而籍之。吏视赂之多寡,为物力之低昂。”宋史·奸臣传四·贾似道:“后又行推排法, 江 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弊矣。”金史·张大节传:“推排 东京路 户籍,人服其平。”《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验其物力,从公推排。”
《國語辭典》:排日  拼音:pái rì
天天、每天。宋。朱敦儒〈临江仙。西子溪头〉词:「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经板似粉头排日唤,落叶似官身吊名差。」
《國語辭典》:排遣  拼音:pái qiǎn
排除、解决。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三启〉:「近者累得来书,告以羁旅固乏,闻于他人,可为酸鼻,况于某心,岂易排遣。」《红楼梦》第四五回:「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来说些閒话排遣。」
《漢語大詞典》:排难(排難)
(1).排除危难。 汉 王充 论衡·答佞:“ 仪 秦 ,排难之人也,处扰攘之世,行揣摩之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 唐 柳宗元 《为崔中正贺平李怀光表》:“陛下但嘉其排难,不省其由,列为上公,命作元帅。” 宋 苏轼 《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多言虽数穷,微中或排难。”
(2).指调解纠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力为排难,请另命佳题。”参见“ 排难解纷 ”。
《國語辭典》:排难解纷(排難解紛)  拼音:pái nàn jiě fēn
语本《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指为人解围。《旧唐书。卷一七九。张浚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清。李渔《意中缘》第二七出:「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何足为奇?」也作「排患解纷」。
分類:邯郸
《國語辭典》:编排(編排)  拼音:biān pái
1.依照次序排列。《福惠全书。卷二三。保甲部。严禁骚扰》:「编排保甲、造册。」
2.安排。元。刘秉忠 江城子。平生行止懒编排词:「平生行止懒编排,住蒿莱,走尘埃。」
3.誇大或捏造是非。《红楼梦》第四二回:「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编排你的话。」《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如今你们倒要编排我的不是来,这个理倒要请教请教。」
4.报刊、书籍的编辑和排版。
《國語辭典》:排衙  拼音:pái yá
古时官员升堂前由衙役站班、陈列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唐。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
《國語辭典》:排斥  拼音:pái chì
1.排除驳斥。《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
2.免疫学上指生物体对于非本身组织的外来物质,所产生免疫反应来抵抗的一连串变化。如人体器官移植后的发烧,便是人体的排斥作用之一。
《國語辭典》:排比  拼音:pái bì
1.安排、准备。五代十国。花蕊夫人〈宫词〉:「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八折:「喜珠儿头直上吊下到裙拖,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著他。」
2.依次排列、编排。《旧唐书。卷一九○。文苑列传下。杜甫》:「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唐。元稹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诗:「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3.一种修辞学上的辞格。连续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法,藉以表达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称为「排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宋。周敦颐 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國語辭典》:排闷(排悶)  拼音:pái mèn
排除胸中的愁闷。如:「他喜欢吟诗作词,藉以排闷遣怀。」唐。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宋。程垓 念奴娇词:「排闷人间,寄愁天上,终有归时节。」
分類:排遣烦闷
《漢語大詞典》:排天
逐日,每天。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二:“问你自己吧,排天半夜三更才落屋,到底是到哪里去了?”
分類:逐日每天
《國語辭典》:排山  拼音:pái shān
将山岳推倒。比喻力气极大。唐。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