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逢掖
指一个儒生。逢掖,古代读书人所穿的一种大掖之衣。后汉书·王符传:“后度 辽 将军 皇甫规 解官归 安定 ,乡人有以货得 鴈门 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謁 规 。 规 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鴈美乎?’有顷,又白 王符 在门。 规 素闻 符 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 符 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言书生道义之为贵也。” 清 钱谦益 《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诗:“叹子一逢掖,眇小少不颺。”
《骈字类编》:花掖
明 杨慎 春兴 其六 蕙畹兰皋愁晚对,竹垣花掖记春栖。
《漢語大詞典》:引掖
引导扶持。 明 方孝孺 《重告胡先生墓》:“有邪有詖,孰正孰黜?有慕乎善,孰为引掖?”明史·文苑传三·柯维骐:“久之,门人日进,先后四百餘人, 维騏 引掖靡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乡贤一》:“﹝ 华世栋 ﹞困於场屋,乃设家塾,引掖后进。”
分類:引导扶持
《漢語大詞典》:中掖
泛指宫廷。 唐 宋璟 《奉和御制赐诗一首应制》:“太常陈礼乐,中掖降簪裾。” 唐 白居易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骑省通中掖,龙楼隔上臺。”
分類:宫廷
《漢語大詞典》:兰掖(蘭掖)
掖庭的美称。指后宫嫔妃所居之地。旧唐书·礼仪志三:“妾谬处椒闈,叨居兰掖……罔极之思,载结於因心;祗肃之怀,实深於明祀。” 唐 郭正一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立武后:“ 武氏 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围,德光兰掖。”
《漢語大詞典》:宸掖
帝王内宫。宋书·后妃传·文帝沉婕妤:“先太妃德履端华,徽景明峻,风光宸掖,训流国闈,鞠圣诞灵,蚤捐鸿祚。” 唐 马怀素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帝子今何去?重姻适异方。离情愴宸掖,别路遶关梁。”
分類:帝王内宫
《国语辞典》:掖县(掖县)  拼音:yè xiàn
县名。位于山东省东北,濒莱州湾。盛产葡萄,交通便利。
《國語辭典》:掖省  拼音:yè shěng
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禁中左、右两掖,故称为「掖省」。《新唐书。卷一○六。刘祥道传》:「掖省崇峻,王言秘密。」也称为「掖垣」。
分類:门下两省
《國語辭典》:掖垣  拼音:yè yuán
1.宫殿的围墙。《文选。刘桢。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2.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禁中左、右两掖,称为「掖垣」。《新唐书。卷一六五。权德舆传》:「左右掖垣,承天下诰命,奉行详覆,各有攸司。」唐。杜甫 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也称为「掖省」。
《骈字类编》:汉掖(汉掖)
唐 郭震 王昭君三首 其一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
《漢語大詞典》:枢掖(樞掖)
中枢官署。 唐 代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故称。 唐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枢掖调梅暇,林园艺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骈字类编》:北掖
高无际大明西垣竹赋见西垣下
《漢語大詞典》:掖庭狱(掖庭獄)
汉 代宫中的秘狱。资治通鉴·汉武帝后元元年:“后数日,帝谴责 鉤弋夫人 ,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 胡三省 注:“掖庭属少府,有祕狱,凡宫人有罪者下之。” 清 唐孙华 《夏重谈金陵旧事》诗:“詔付掖庭狱,见者为垂泪。”
分類:宫中
《漢語大詞典》:鸳掖(鴛掖)
指中书省。 唐 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彩笔下鸳掖,褒衣来 石渠 。” 唐 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文章旧价留鸳掖,桃李新阴在 鲤 庭。”
分類:中书省
《漢語大詞典》:层掖(層掖)
指深宫旁的庭舍。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津门对小平。” 陈熙晋 注:“﹝宫门﹞正门之旁门为掖门,殿旁垣为掖垣,宫旁舍为掖庭,故曰层掖。”
分類:深宫
《漢語大詞典》:撠掖
拘持。 唐 颜真卿 《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士有牢笼太虚,撠掖玄造,摆元气而词锋首出,轧无间而理窟肌分者,其唯 玄真子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