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探赜钩深(探賾鉤深)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繫辞上:“探赜索隐,鉤深致远。” 唐 孔颖达 《〈春秋正义〉序》:“ 刘炫 於数君之内,实为翘楚,然聪惠辩博,固亦罕儔,而探賾鉤深,未能致远。”法书要录卷一引 汉 赵壹 《非草书》:“探賾鉤深,幽赞神明,鉴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
《國語辭典》:探赜索隐(探賾索隱)  拼音:tàn zé suǒ yǐn
语出《易经。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深,以定天下之吉凶。」指探求深奥隐妙的事理。三国魏。嵇康 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由此而言,探赜索隐,何为为妄。」也作「探赜索微」、「探奥索隐」、「探幽穷赜」、「探幽索隐」。
《國語辭典》:素隐行怪(素隱行怪)  拼音:sù yǐn xìng guài
探求隐僻之理,而行为怪异,以求名声。《礼记。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也作「索隐行怪」。
《漢語大詞典》:苏援(蘇援)
探索,辨析。《淮南子·修务训》:“追观上古及贤大夫,学问讲辩,日以自娱,苏援世事,分白黑利害。” 高诱 注:“苏,犹索;援,别。分别白黑知利害之所在也。”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序》:“苏援一技而入微者,无所往而不进於道也。”
分類:探索辨析
《国语辞典》:探奥索隐(探奥索隐)  拼音:tàn ào suǒ yǐn
探索玄妙隐微的事理。参见「探赜索隐」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总叙道德》:「非道无似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
《国语辞典》:熟读玩味(熟读玩味)  拼音:shú dú wàn wèi
仔细阅读,并探索体会其中的涵意。宋。朱熹《小学。外篇。嘉言第五。广敬身》:「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记,不可只作一场话说,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矣。」
《国语辞典》: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拼音:nèi háng kàn mén dào,wài háng kàn rè nào
同样一件事物,内行的人探索其内涵,外行的人则看其表面。如:「参观电脑展的人潮汹涌,有的是想吸收新资讯,有的只是凑凑热闹,真是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国语辞典》:舞蹈治疗(舞蹈治疗)  拼音:wǔ dào zhì liáo
透过身体律动,表达与探索内在心理历程;并且促进个体在情绪、认知、生理、社会互动达到整合的心理治疗方式。对于情绪低落、紧张及人际沟通不良有显著之改善。
《国语辞典》:探幽穷赜(探幽穷赜)  拼音:tàn yōu qióng zé
探索深奥幽微的道理。参见「探赜索隐」条。《晋书。卷五五。潘岳传》:「抽演微言,启发道真。探幽穷赜,温故知新。」
《国语辞典》:探赜索微(探赜索微)  拼音:tàn zé suǒ wéi
探索深奥隐微的义理。参见「探赜索隐」条。《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是以达人研道,探赜索微,观天运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
《国语辞典》:政治哲学(政治哲学)  拼音:zhèng zhì zhé xué
探索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权与自由、政体类型、权力关系、治理原则等等有关政治运作的系统性思想。
《漢語大詞典》:钩掸(鉤撢)
钩稽探索。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不敢隐慝大道,乃与门人数辈,朝夕鉤撢。”
分類:探索
《漢語大詞典》:钩深极奥(鉤深極奥)
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休 少以好学,游心典謨,既综七经,又精羣纬,鉤深极奥,穷览圣旨。”
《漢語大詞典》:钩汲(鉤汲)
探索吸取。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鉤汲眢沉,以振墨守之惑。”
分類:探索吸取
《國語辭典》:分类学(分類學)  拼音:fēn lèi xué
将动植物加以分门别类,以建立其亲缘演化关系的学问。分类的阶层,由高而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如人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