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27
词典
1
分类词汇
426
共426,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受赂
承训
受箓
受事
应聘
纳降
课读
受钺
上簿
归死
登受
强加
出庭
务光
应客
《國語辭典》:
受赂(受賂)
拼音:
shòu lù
1.取得财物。《谷梁传。桓公二年》:「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2.收受贿赂。汉。刘向《列女传。卷六。齐威虞姬传》:「有司受赂,听用邪人,卒见覆冒,不能自明。」《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分類:
接受
取得
接受贿赂
受贿
得财
财宝
贿赂
《漢語大詞典》:
承训(承訓)
接受教令或教诲。
《
逸周书·武顺
》
:“伯不勤无以行令,卒不力无以承训。”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皇子 肈 保育皇后,承训怀袵,导达善性,将成其器。”
分類:
接受
受教
教令
教诲
《漢語大詞典》:
受箓(受籙)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
《
诗·大雅·文王序
》
“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疏:“伐 崇 ,作 灵臺 ,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
《
河图
》
。”
(2).指道家接受符箓。 刘师培
《〈文说〉序》
:“由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
(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
《
隋书·经籍志四
》
:“后 周 承 魏 ,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之旧。”
分類:
道家
接受
自称
登基
受符
符箓
受命
仪式
天赐
符命
帝王
《國語辭典》:
受事
拼音:
shòu shì
接任办事。《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分類:
接受
句子
受职
职事
受动
职务
支配
受事
不一定
宾语
《國語辭典》:
应聘(應聘)
拼音:
yìng pìn
接受聘用。如:「他应聘回国,准备贡献所长。」
分類:
接受
受聘
聘问
聘请
《國語辭典》:
纳降(納降)
拼音:
nà xiáng
接受投降。《后汉书。卷七一。朱俊传》:「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
分類:
接受
投降
《漢語大詞典》:
课读(課讀)
(1).谓进行教学活动,传授知识。 清 昭槤
《
啸亭续录·张夫子
》
:“公独处萧寺中,聚徒课读。” 徐自华
《九日闲兴》
诗:“懒携樽酒登高去,课读儿曹昼掩扉。”
(2).谓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
儿女英雄传
》
第十八回:“ 纪太傅 听説无法,便留 纪望唐 一人课读,打算给 纪献唐 另请一位先生,叫他兄弟两个各从一师受业。”
分類:
课读
接受
受教
行教
教学
教育
学习
习知
知识
传授
《漢語大詞典》:
受钺(受鉞)
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
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鉞领西门。” 李上交
《
近事会元·大将受命
》
引
《唐志》
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
卷二:“夫受鉞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
分類:
大将
将出
出征
接受
符节
斧钺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上簿
谓呈递文状,接受审问或质讯。
《
汉书·李广传
》
:“大将军长史急责 广 之莫府上簿。 广 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颜师古 注:“簿,谓文状也。”
分類:
呈递
文状
接受
受审
审问
《漢語大詞典》:
归死(歸死)
接受死刑,请死。
《左传·襄公三年》
:“请归死於司寇。” 杜预 注:“致尸於司寇,使戮之。”
《
后汉书·李守传
》
:“ 守 从其计,即上书归死。”
《
资治通鉴·唐宪宗太和十二年
》
:“﹝ 李愬 ﹞因谓众曰:‘诸君既以 祐 ( 李祐 )为疑,请令归死於天子。’”
分類:
接受
受死
死刑
《漢語大詞典》:
登受
敬辞。谓收受;接受。
《
左传·僖公九年
》
:“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 齐侯 ﹞下拜登受。”
《宋史·乐志十四》
:“玉简金书,翔鸞戏鸿。下拜登受,旋于青宫。”
《东周列国志》
第六八回:“寡人不知弓之为寳,若此,何敢登受?”
分類:
敬辞
收受
接受
《國語辭典》:
强加(強加)
拼音:
qiǎng jiā
强迫使人接受。如:「各人观点不同,不可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人。」
分類:
强加
坚持
意见
作法
强迫
迫人
人家
接受
《國語辭典》:
出庭
拼音:
chū tíng
凡与某一诉讼案件有关系的人出席法庭,接受审问、询查等,称为「出庭」。
分類:
诉讼
讼案
案件
关系人
法庭
庭上
上接
接受
受审
审讯
讯问
《國語辭典》:
务光(務光)
拼音:
wù guāng
人名。生卒年不详。相传为夏代的高士,汤克桀,将天下让给他,却不肯接受,负石自沉蓼水而匿。四百多年后再度出现,武丁想要用他为相,又不从,再度隐退。也作「牟光」、「瞀光」。
分類:
务光
隐士
让位
不肯
接受
《漢語大詞典》:
应客(應客)
应接客人。指接受参观、应对、问询等。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何休 注:“示饱足也。” 汉
班固
《奕旨》
:“学不广博,无以应客。”
分類:
应接
接客
客人
接受
参观
应对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