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6
词典
9
分类词汇
167
共17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刺眼
逃避
感触
一着
正面
交接
一接
近署
交绥
成阻
属地
沾惹
接刃
过涉
眼根
《國語辭典》:
刺眼
拼音:
cì yǎn
1.触目。引申为光线或颜色令人眩目。唐。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如:「夏天的阳光非常刺眼。」
2.惹人注目且使人觉得不顺眼。《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但是报上宗旨须得改变,非但一句犯上话不敢说,就是稍须刺眼的字也得斟酌斟酌了。」
分類:
刺眼
触目
注意
光线
接触
颜色
视线
了不
不顺眼
不舒服
《國語辭典》:
逃避
拼音:
táo bì
闪躲一旁而不敢面对事实。如:「你一昧的逃避,也不是办法呀!」
分類:
逃避
躲开
不愿
不敢
接触
和事
《國語辭典》:
感触(感觸)
拼音:
gǎn chù
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触动内心的感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所感触,恻怆心眼。」《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邵雍传》:「雍于凡物声气之所感触,辄以其动而推其变焉。」
分類:
感触
接触
外界
思想
情绪
《國語辭典》:
一著
拼音:
yī zhāo
1.计策、方法。《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说完端起茶碗,旁边喊了一声『送客』!劳航芥不曾预备他有这们一著,吃了一惊。」也作「一招」。
2.国术一个动作称为「一著」。
分類:
一着
武术
下棋
计策
一子
招数
手段
步骤
《國語辭典》:
正面
拼音:
zhèng miàn
1.身体五官的那一面。亦用于指物体装饰较讲究或主要使用的一面。《红楼梦》第一二回:「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拿著灯底下翻过来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
2.面对面,指直接。如:「正面冲突」。《清史稿。卷三七二。关天培列传》:「十月,敌以大舰正面来攻,小舟载兵从侧乘潮扑岸,歼之于山冈。」
3.比喻具有良好趋向或发展的一面。如:「正面意义」、「正面影响」。
分類:
正面
正确
建筑物
直接
外界
问题
接触
广场
拐弯
街道
显示
状物
朝阳
物主
《國語辭典》:
交接
拼音:
jiāo jiē
1.交往、聚会。《礼记。乐记》:「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互相接触。如:「耳鬓交接」、「骨头交接处」。《淮南子。兵略》:「平原广泽,白刃交接。」
3.男女交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妾于去年七月七日与君交接,已受妊,今当产了。」
4.交替、更换。《隋书。卷七。礼仪志二》:「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
5.移交与接收。如:「交接典礼」。
分類:
连接
交往
交配
移交
相接
交接
交替
接触
接替
结交
接合
性交
《漢語大詞典》:
一接
(1).一经接触。
《
新唐书·吕才传
》
:“ 太宗 詔侍臣举善音者,中书令 温彦博 白 才 天悟絶人,闻见一接,輒究其妙。”
(2).犹言一见。
《
景德传灯录·汝州首山省念禅师法嗣
》
:“问学人久处沉迷,请师一接。”
分類:
一经
接触
一见
《漢語大詞典》:
近署
与帝王接触密切的官署。 汉
孔融
《荐祢衡表》
:“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
《
后汉书·窦武传
》
:“ 武 乃白太后曰:‘故事,黄门常侍,但当给事省内,典门户,主近署财物耳。’”
《
三国志·吴志·华覈传
》
:“臣以愚蔽,误忝近署。”
分類:
帝王
接触
密切
官署
《國語辭典》:
交绥(交綏)
拼音:
jiāo suī
1.交战时,双方尚未短兵相接,即争相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2.两军交战。隋。
卢思道
为北齐檄陈文
:「吕梁之役,贯盈恶稔,曾未交绥,云卷雾彻。」
分類:
交战
敌对
双方
军队
接触
撤退
《国语辞典》:
成阻
拼音:
chéng zǔ
一种发音的动作。使发音器官发生接触或口腔形成某形式的共鸣器,藉以构成某种状态。如发〔p〕时,必先将口腔闭住,这种状态即是成阻。
分类:
成阻
种发
发音
发音器官
接触
口腔
《國語辭典》:
属地(屬地)
拼音:
shǔ dì
帝国主义国家在本国以外占据的殖民地,或控制的附属国。如从前印度是英国的属地。
分類:
属地
隶属
接触
触地
附属
地面
他国
地区
国家
《漢語大詞典》:
沾惹(霑惹)
犹招惹。 宋
王禹偁
《岁暮感怀》
诗:“文章气概成何事?霑惹虚名误此身。”
分類:
沾惹
招惹
《漢語大詞典》:
接刃
兵刃相接触。谓交战。
《汉书·赵充国传》
:“臣闻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温水
》
:“驱象前锋,接刃城下。”
《
晋书·谯刚王休之传
》
:“若大军相临,交锋接刃,兰艾杂揉,或恐不易。”
插刃。
《
汉书·蒯通传
》
:“今天下大乱, 秦 政不施,然则慈父孝子将争接刃於公之腹,以復其怨而成其功名。” 王念孙
《
读书杂志·汉书四
》
:“接读为‘插’。
《
説文
》
:‘插,刺内也。’内与入同,谓以刃刺入公腹。作‘接’,借字耳。”
分類:
兵刃
相接
接触
交战
《漢語大詞典》:
过涉(過涉)
谓过多地接触危难之事。语本
《
易·大过
》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王弼 注:“涉难过甚,故至于灭顶。” 孔颖达 疏:“言涉难深也。” 清
钱谦益
《明故南京国子监祭酒赠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 倪 黄 晚用,以过涉终凶。”
分類:
过多
地接
接触
危难
王弼
《漢語大詞典》:
眼根
佛教语。六根之一。指眼睛因接触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视觉和认识。
《圆觉经》
:“心清浄,故见尘清浄;见清浄,故眼根清浄。” 五代
齐己
《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
诗:“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宋
陈师道
《次韵寄答晁无咎》
:“眼根清浄尘不留,登伽过尽不回头。”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七回:“他一样有眼根,却从来不解五色六章,何为好看,何为不好看。”
分類:
佛教语
六根
眼睛
接触
客观事物
产生
视觉
认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