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摸骨  拼音:mō gǔ
一种以摸人的骨骼来推测命运的相术。如:「他在际遇不顺时,曾去找人摸骨算命。」宋。李流谦〈赠听声上官术士〉诗:「摸骨与听声,个中更奇特。」清。徐珂《清稗类钞。方技类。揣骨听声摸笏》:「唐时有瞽者龙复,以揣骨、听声、摸笏,判人休咎,定人禄命。久之而摸笏之法失传,瞽者仅能以摸骨、听声为事矣。」
《漢語大詞典》:测算(測算)
推测计算。《人民日报》1981.1.9:“据测算,我国1980年的社会商品购买力大约比1979年增加了200亿元。”《文汇报》1983.2.5:“有的店领导组织力量进行测算拟订承包指标。”
《國語辭典》: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拼音:yǐ jǐ zhī xīn duò rén zhī xīn
用自己的想法来推想别人的想法。《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我自家晦气,儿子生了这恶疾,眼见得不能痊可,却教人家把花枝般女儿伴这癞子做夫妻,真是罪过。」
《国语辞典》:随时度势(随时度势)  拼音:suí shí duò shì
根据当时的条件或情况,衡量、推测事情发展趋势。《隋唐演义》第九四回:「以此推之,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漢語大詞典》:详情度理(詳情度理)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红楼梦第七四回:“ 凤姐 详情度理,説:‘他们必不敢多説一句话。’”
《漢語大詞典》:叙降
亦作“叙降”。 谓推测凶祸所降的地方。周礼·春官·眡祲:“眡祲……掌安宅叙降。” 郑玄 注:“降,下也。” 孙诒让 正义:“谓见妖祥则以方位日辰占法,次序推其凶祸所下之地。可禳者禳却之,不可禳者则令移徙以就吉。”
分類:推测凶祸
《国语辞典》:龟山史前文化相(龟山史前文化相)  拼音:guī shān shǐ qián wén huà xiàng
以龟山第二史前遗址为代表遗址。依据相对年代推测,可早至距今二千年前后。试掘出土物包括有刃铁石、陶片、陶偶、陶环、石锄、石斧、贝刮器、兽骨、贝壳等,其中以陶器数量最多。从铁器的使用,可见已进入金石并用时期。生活型态除农耕外,渔捞、狩猎、采集仍占了一部分。
《国语辞典》:推情准理(推情准理)  拼音:tuī qíng zhǔn lǐ
按情理来推测衡量。《魏书。卷一○八。礼志二》:「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國語辭典》:隔皮断货(隔皮斷貨)  拼音:gé pí duàn huò
隔著封皮,断定货物的好坏。比喻由外表判断内部底细。《歧路灯》第八回:「只是那光景,我就估出来六七分。兄弟隔皮断货,是最有眼色的。」
《漢語大詞典》:辨测(辨測)
判断推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
分類:判断推测
《漢語大詞典》:策贼(策賊)
谓根据迹象推测,查获盗贼。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董行成》:“ 唐 怀州 河内县 董行成 ,能策贼。有一人从 河阳 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 怀州 。 行成 至街中,一见呵之曰:‘箇贼住!’即下驴承快。人问何以知之, 行成 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驴远过,怯也。以此知之。’”
《漢語大詞典》:测悟(測悟)
通过推测而领悟。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七:“慢慢的,他测悟出来: 日本 人,当放了老人的时候,一定强迫他起下誓,不准把狱中的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
分類:推测领悟
《國語辭典》:数往知来(數往知來)  拼音:shǔ wǎng zhī lái
语本《易经。说卦》:「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指根据已过去的事来推测,就可预知未来。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洪武中,朝廷访求通晓历数,数往知来,试无不验者,必封侯,食禄千五百石。」
《國語辭典》:居心叵测(居心叵測)  拼音:jū xīn pǒ cè
心存险诈,难以预测。清。薛福成〈代李伯相三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近察日本,行事乖谬,居心叵测。」也作「心怀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