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推诚(推誠)
以诚心相待。《淮南子·主术训》:“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象形。”魏书·高祖纪下:“凡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诚御物。”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推诚自信,不为防虑。”清史稿·文宗纪:“给事中 苏廷魁 疏请推诚任贤,慎始图终。” 茅盾 《虹》七:“如果人家能够推诚相与,那她即使受点牺牲,也很甘心。”
《國語辭典》:推诚布公(推誠布公)  拼音:tuī chéng bù gōng
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参见「开诚布公」条。《清史稿。卷二五○。伊桑阿传》:「尔二人自任阁事,推诚布公,不惟朕知之,天下无不知者。」《文明小史》第五回:「柳知府推诚布公的对他们说:『这事情已经禀过上头,只得听候上头发落。』」
《国语辞典》:推诚相见(推诚相见)  拼音: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以诚心待人。如:「他为人光明磊落,交朋友,必推诚相见。」
分类:诚心待人
《國語辭典》:推诚置腹(推誠置腹)  拼音:tuī chéng zhì fù
以至诚待人。如:「我推诚置腹的待他,何愁他出卖我?」
《国语辞典》:推诚爱物(推诚爱物)  拼音:tuī chéng ài wù
以真诚的心意及态度去对待他人。唐。陈子昂〈九陇县独孤丞遗爱碑〉:「然力行务仁,推诚爱物。」
《国语辞典》:推诚布信(推诚布信)  拼音:tuī chéng bù xìn
以真诚信义处世。《周书。卷三○。于翼传》:「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
《国语辞典》:推诚待物(推诚待物)  拼音:tuī chéng dài wù
以诚意待人。《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由其进身之初,多出私门,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也作「推诚接物」。
分类:诚意待人
《国语辞典》:推诚接物(推诚接物)  拼音:tuī chéng jiē wù
以真心诚意与人相处。《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太康末,拜北部都尉。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也作「推诚待物」。
《國語辭典》:披襟  拼音:pī jīn
1.袒露胸襟。《文选。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
2.比喻降服的意思。《文选。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函轘方解带,峣武稍披襟。」
《國語辭典》:开怀(開懷)  拼音:kāi huái
敞开胸怀。形容人欢畅没有牵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众人重到肆中,开怀再饮。」
《漢語大詞典》:开诚(開誠)
推诚相待;表明诚意。 明 唐顺之 《与陈后冈参议书》:“ 李泌 、 陆贄 之徒,则其於道虽未醇,而本其天资之所暗合,亦往往开诚而不欺,恬淡而少欲。” 清 戴名世 《孑遗录》:“贼既去,自春徂夏不雨,民大饥。土寇四起,自称将军,掠良善。 张利民 开诚劝导之。”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布政使衔直隶按察使赠太常寺卿丁公墓表》:“公开诚示众,消释羣疑,扶良詰姦,远人宾顺,属郡无事。”
《國語辭典》:倾襟(傾襟)  拼音:qīng jīn
推诚相待。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六。楹联剩话》:「淮捉鯦倾襟,脱颖为君欣得地。」
分類:推诚相待
《漢語大詞典》:披款
(1).敝开诚意。晋书·姚兴载记下:“主辱臣忧,故重茧披款,惟陛下亮之。”周书·萧撝传:“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
(2).谓推诚相与。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与 永固 ,虽未披款,而乡里先达,风味相亲。”
《漢語大詞典》:推结(推結)
推诚结交。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江 淮 间人咸向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有 周瑜 者,与 策 同年,亦英达夙成,闻 策 声闻,自 舒 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北史·张煚传:“ 隋文帝 为丞相, 煚 深自推结。”
分類:推诚结交
《國語辭典》:推襟送抱  拼音:tuī jīn sòng bào
比喻推诚相见,倾吐真心实意。《南史。卷三一。张裕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也作「推衿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