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6,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推张
推委
推任
推故
推风
推断
推船
推筴
推检
推极
推沟
推变
介子推
介之推
推阐
《韵府拾遗 阳韵》:推张(推张)
柳宗元诗: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
《國語辭典》:推委  拼音:tuī wěi
把责任推给别人。《红楼梦》第一三回:「事无专执,临期推委。」也作「推诿」。
《漢語大詞典》:推任
推重信任。三国志·蜀志·费祎传:“自 琬 及 禕 ,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諮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
分類:推重信任
《國語辭典》:推故  拼音:tuī gù
藉故推托。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道与红娘,疾忙去书院中请张生,著他是必便来,休推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杜氏不十分吃酒,老和尚劝他,只是推故。」
《漢語大詞典》:推风(推風)
推崇其高风亮节。《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畏荣好古,薄身厚志,世霸虚礼,州壤推风。” 李善 注:“推风,推挹其风也。”
《國語辭典》:推断(推斷)  拼音:tuī duàn
推测、判断。如:「藉由蛛丝马迹,办案人员便可以推断案件的发生过程。」
分類:推断判断
《漢語大詞典》:推船
又称“推轮”。首部装有顶推设备和联接装置,供顶推驳船或驳船队的机动船。为便于驾驶,驾驶台设得较高,但为能安全通过桥梁等水工建筑物,有的可升降。有的在尾部还设有拖曳设备,兼作拖船。
分類:联接装置
《漢語大詞典》:推筴
见“ 推策 ”。
《漢語大詞典》:推策
亦作“ 推筴 ”。 以蓍草或竹筹推算历数。后亦用于占卜吉凶。史记·封禅书:“帝得宝鼎神策……於是 黄帝 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復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史记·五帝本纪:“获宝鼎,迎日推筴。” 司马贞 索隐:“神策者,神蓍也。 黄帝 得蓍以推筭历数,於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 张守节 正义:“筴音策…… 黄帝 受神筴,命 大挠 造甲子, 容成 造历是也。”旧唐书·历志一:“而纪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历法生焉。” 宋 曾巩 《阆州张侯庙记》:“今夫推策灼龟,审於梦寐,其为事至浅,世常尊而用之。”
《漢語大詞典》:推检(推檢)
审问追查。晋书·山涛传:“后 毅 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受赂,皆见推检。”北齐书·祖珽传:“事发, 文宣 付从事中郎 王士雅 推检。”
分類:审问追查
《漢語大詞典》:推极(推極)
(1).推求穷究。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而 雍州 从事忌 敦 勋効,推极小疵,非所以褒奬元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宋 朱熹 集注:“致,推极也;知,犹知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2).达到顶峰。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何谓治世?教宗、政法、学术均能推极。”
《漢語大詞典》:推沟(推溝)
推入沟壑之中。语本孟子·万章上:“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 尧 舜 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后以“推沟”为悯民之典。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推沟之念,如有不足;纳隍之心,无忘宿寤。”周书·武帝纪下:“一物失所,有如推沟。”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宋 王令 《上杭帅吕舍人》诗:“推沟常己任,躋域定民皆。”
分類:沟壑
《漢語大詞典》:推变(推變)
(1).推移变化。后汉书·仲长统传论:“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变;山川之奥,未足况其紆险。”
(2).推究变异。后汉书·方术传序:“今盖纠其推变尤长,可以弘补时事,因合表之云。”
《漢語大詞典》:介子推
见“ 介之推 ”。
分類:介子推
《國語辭典》: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國語辭典》: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漢語大詞典》:推阐(推闡)
阐发。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序状》:“大惧智不足以究测高远,文不足以推阐精微。”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士能推阐本朝之法意以相诫语者,谓之师儒。” 郭沫若 《十批判书·荀子批判》:“这些,我们都且留在下边细细加以推阐吧。”
分類: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