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提要  拼音:tí yào
1.摘出书本或节目内容的重要片段。如:「内容提要」、「前情提要」。
2.收录摘出要领的书本。如清代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史稿。卷三二○。纪昀列传》:「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
《国语辞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拼音:sì kù quán shū zǒng mù tí yào
书名。清乾隆时,《四库全书》既成,因撰此书,共二百卷。以经、史、子、集为纲,更析类属;又分著录、存目二项,著录之书,悉为收录,存目之书,则为四库所不收。每书均撰提要,叙其书之要点,并加考證品评,条举得失,甚便于学者。简称为「四库提要」。
《國語辭典》:钩元提要(鉤元提要)  拼音:gōu yuán tí yào
能探求事物的精髓、精义之处。也作「钩玄提要」。
《國語辭典》:钩玄提要(鉤玄提要)  拼音:gōu xuán tí yào
著作能探取精微,举出重要之义。也作「钩元提要」。
《國語辭典》:钩玄提要(鉤玄提要)  拼音:gōu xuán tí yào
著作能探取精微,举出重要之义。也作「钩元提要」。
《漢語大詞典》:内容提要
介绍图书内容的简要说明。又名“内容简介”。一般印于封面或内封等后面。
《國語辭典》:词头(詞頭)  拼音:cí tóu
语词中附加在词根前面的成分。如「老虎」的「老」、「阿爷」的「阿」等。
《漢語大詞典》:词目(詞目)
(1).词林名目,指诰策、书翰之事。宋史·陶穀传:“会 晋祖 废翰林学士,兼掌内外制。词目繁委, 穀 言多委愜,为当时最。”
(2).词语条目,即辞典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辞海〉前言》:“《辞海》是一部综合性辞书,编纂和使用时间较长,内容要求稳定。因此,凡是正在发展或经常变动的词目,暂不收入。”
《國語辭典》:叙录(敘錄)  拼音:xù lù
1.次第记载。《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叙录功美,垂之无穷。」
2.汉成帝命刘向校中藏经传诸子诗赋,每一成书,皆条例篇目,总其旨要,奏录之。如《管子叙录》、《战国策叙录》。
《漢語大詞典》:最目
总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次;总目。周礼·天官·小宰“听取予以书契” 汉 郑玄 注:“凡簿书之最目,狱讼之要辞,皆曰契。” 孙诒让 正义:“最目,犹凡目,总目。”新唐书·岑文本传:“从伐 辽东 ,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
《漢語大詞典》:跪香
(1).谓礼佛时,烧香跪拜,并以香炷燃烧的长短计算时间。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从村人登 岱 ,当四月交,香侣杂沓。又有优婆夷、塞,率男子以百十,杂跪神座下,视香炷为度,名曰‘跪香’。”红楼梦第二八回:“叫 珍大爷 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
(2).指罚跪时,根据燃烧长短来计算时间的香炷。 骆宾基 《幼年》第四章:“就是父亲给我上夜课,也预备了罚跪的香,但自从设置了跪香,我却一次也没有受罚。”
(3).旧时请愿者手捧香炷跪在衙门前提要求,称跪香。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先前有跪香、民变、造反;现在也还有请愿之类。”
《國語辭典》:题目正名(題目正名)  拼音:tí mù zhèng míng
元杂剧在结尾处用二或四句对子,总括剧情,并以末句为剧名全称,这种一定格式称为「题目正名」。如元代白朴《梧桐雨》的题目为「安禄山反叛兵戈举,陈玄礼拆散鸾凤侣」,正名为「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漢語大詞典》:纲目体(綱目體)
中国 编年体史书体裁的一种。其体例为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称目。每一历史事实纲目清楚,颇便查检、阅读。该体裁始于 宋 朱熹 的《通鉴纲目》,后 明 陈桱 通鉴续编等亦相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