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伯龙受鬼笑
 
穷鬼揶揄
 
笑鬼
 
相关人物
刘伯龙


《南史》卷十七〈刘粹列传·(族弟)刘损〉~482~
损同郡宗人有刘伯龙者,少而贫薄,及长,历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遂止。
典故
仕路揶揄
 
揶揄鬼
 
渐路鬼
 
路鬼揶揄
 
送人作郡
 
参考典故
罗友默记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54~
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公云:「罗友讵减魏阳元!」后为广州刺史,当之镇,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答曰:「民已有前期。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征西密遣人察之。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不异胜达。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家中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 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性嗜酒,当其所遇,不择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馀食,虽复营署垆肆,不以为羞。桓温常责之云:『君太不逮!须食,何不就身求?乃至于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复无。』温大笑之。始仕荆州,后在温府。以家贫乞禄,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温为席起别,友至尤晚。问之,友答曰:『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于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温虽笑其滑稽,而心颇愧焉。后以为襄阳太守,累迁广、益二州刺史。在藩举其宏纲,不存小察,甚为吏民所安说。薨于益州。」

例句

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鼎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罗隐 钟陵见杨秀才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

典故
王霸揶揄

相关人物
王霸


《后汉书》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王霸〉~735~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霸惭懅而还。

例句

镏惔虚访觅,王霸竟揶揄。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國語辭典》:揶揄  拼音:yé yú
嘲弄。唐。白居易〈东南行〉:「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漢語大詞典》:鬼揶揄
晋 罗友 为 桓温 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 桓温 设宴欢送, 罗友 很迟才到会, 桓 问其故, 友 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后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漢語大詞典》:揄揶
揶揄。 唐 卢仝 《苦雪寄退之》诗:“但恨口中无酒气, 刘伶 见我相揄揶。” 清 龚自珍 《寒月吟》:“挽鬚搔爬之,磨墨揄揶之。”
分類:揶揄
《漢語大詞典》:揶弄
犹揶揄。 明 高启 《天平山》诗:“几年歷忧欢,造物若揶弄。”
分類:揶揄
《漢語大詞典》:蹲沓
亦作“ 蹲踏 ”。
(1).蹲,通“ 噂 ”。议论纷杂。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蹲踏背憎,即聋从昧,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杜陵 诗……又云:‘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似兴君子寡而小人多,君子凄凉零落,小人蹲沓喧竞,其形容精矣。”
(2).指揶揄。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食糠而肥》:“ 朱季美 《桐下听然》云: 钱功父 《食物註·穀部·糠》云: 陈平 食之而肥。窃意亦食糠覈,是其嫂一时蹲沓之语。糠亦何能肥人? 功父 引之以为证,似乎失当。”
《漢語大詞典》:耶揄
揶揄。耍笑、嘲弄。太平御览卷八八三引《续晋阳春秋》:“﹝ 罗友 ﹞於中路遇一鬼,大见耶揄。”按,世说新语·任诞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作“揶揄”。
《漢語大詞典》:揶歈
1.见"擨?"。
《国语辞典》:装鬼脸(装鬼脸)  拼音:zhuāng guǐ liǎn
面部故意做出滑稽的表情,以表示讥诮揶揄。《平妖传》第八回:「每遍回来,众僧背后做手势装鬼脸,慈长老只做不知。」
《漢語大詞典》:攘揄
斥责揶揄。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争遝嗒以纷呶兮,互詬誶而攘揄。”
分類:斥责揶揄
《漢語大詞典》:鬼笑人
见“ 鬼笑 ”。
《漢語大詞典》:鬼笑
南史·刘损传:“ 损 同郡宗人有 刘伯龙 者,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 伯龙 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復为鬼所笑也。’遂止。”后因以“鬼笑”为士人贫困、生计窘迫之典。 宋 陆游 《碌碌》诗:“安贫无鬼笑,守道有天知。” 清 丘逢甲 《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诗:“ 伯龙 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亦作“ 鬼笑人 ”、“ 鬼笑穷 ”。 宋 陆游 《苦贫》诗:“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 宋 陆游 《书幸》诗:“破屋頽垣鬼笑穷,暗中调护赖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