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北风凉
 
携手同归


《毛诗正义》卷二之三〈国风·邶风·北风〉~04~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國語辭典》:携手(攜手)  拼音:xī shǒu
1.手拉手。比喻感情亲密。《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便指点移船到庄边来,自家同丹客携手步行。」
2.比喻合作无间。《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3.聚会。晋。赵至 与嵇茂齐书:「悠悠三千,路难涉矣。携手之期,邈无日矣。」
《国语辞典》:手携手(手携手)  拼音:shǒu xī shǒu
手牵著手。比喻紧密团结。如:「让我们手携手心连心,共同为绿化生活环境而努力。」
分类:紧密团结
《漢語大詞典》:携手曲(攜手曲)
乐府歌曲名。属杂曲歌辞。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六·携手曲 宋 郭茂倩 题解:“《携手曲》, 梁 沈约 所制也。《乐府解题》曰:‘《携手曲》,言携手行乐,恐芳时不留,君恩将歇也。’”
《国语辞典》:携手合作(携手合作)  拼音:xī shǒu hé zuò
为达成共同目的而联合共事。如:「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必能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国语辞典》:携手接武(携手接武)  拼音:xī shǒu jiē wǔ
武,脚步。携手接武是指手拉著手,脚步跟著脚步。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的学习。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八。回仙》:「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故?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
《國語辭典》:提携(提攜)  拼音:tí xī
1.由人扶持带领而行。《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
2.对晚辈照顾与栽培。《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吾闻魏王早晚受禅,将登大宝,公与王长史必高迁。望不相弃,曲赐提携,感德非浅!」
《國語辭典》:交手  拼音:jiāo shǒu
1.交战、打斗。《宋书。卷八七。殷琰传》:「贼至不击,复欲何待?且统军在后,政三二里间,比吾交手,何忧不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天下有这等大力的人,早是不曾与他交手,不然性命休矣!」
2.牵手。《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史。卷四六。李安人传》:「安人少时贫,有一人从门过,相之,曰:『君后当大富贵,与天子交手共戏。』」
3.拱手表示尊敬顺从。《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前高后时,伪立子弘为皇帝,诸侯交手事之八年。」《新唐书。卷八九。尉迟敬德传》:「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不能交手蒙戮。」
4.交接职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因是他交手的前任官,多有首尾的。持差人赍了赙仪奠帛,前往致吊。」
《國語辭典》:接手  拼音:jiē shǒu
1.从他人手中接取物品。《老残游记》第一○回:「玙姑于是取了箜篌递给扈姑。扈姑不肯接手,说道:『我弹箜篌不及玙妹。』」
2.接替前人的工作。如:「这件工作十分麻烦,自从老王离职后,无人肯接手。」
《國語辭典》:接手  拼音:jiē shou
1.俗称暂时搁置物品的桌几等。
2.从旁接应的人。如:「你确定不须要接手就能办妥这件事吗?」
《國語辭典》:连手(連手)  拼音:lián shǒu
1.彼此携手合作,相互照应。如:「他们连手出击,总是所向无敌。」
2.比喻气味相投,互有连系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黑八哥的叔叔在里头当总管,真正头一分的红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同军机上,他们都是连手。」
3.密切的关系,尤指男女暧昧关系。《金瓶梅》第一六回:「第三件,你又和他老婆有连手。」
《國語辭典》:联袂(聯袂)  拼音:lián mèi
衣袖相连。比喻进退行止一致。如:「联袂同行」。也作「连袂」。
《漢語大詞典》:提握
(1).执持。 唐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诗:“击磨如不倦,提握愿长从。” 唐 雍裕之 《题蒲葵扇》诗:“羡尔逢提握,知名自 谢公 。”
(2).执手,携手。 唐 高适 《答侯少府》诗:“提握每终日,相思犹比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