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携手(攜手)  拼音:xī shǒu
1.手拉手。比喻感情亲密。《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便指点移船到庄边来,自家同丹客携手步行。」
2.比喻合作无间。《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3.聚会。晋。赵至 与嵇茂齐书:「悠悠三千,路难涉矣。携手之期,邈无日矣。」
《漢語大詞典》:相携(相攜)
亦作“相擕”。 互相搀扶;相伴。东观汉记·邓禹传:“ 禹 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採蕋的游蜂,两两相携;弄巧的黄鸝,双双作对。”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会了帐,两人相携着下了船坐下。”
《國語辭典》:提携(提攜)  拼音:tí xī
1.由人扶持带领而行。《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
2.对晚辈照顾与栽培。《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吾闻魏王早晚受禅,将登大宝,公与王长史必高迁。望不相弃,曲赐提携,感德非浅!」
《國語辭典》:分携(分攜)  拼音:fēn xī
离别、分手。宋。吴文英 风入松。听风听雨词:「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分類:离别
《漢語大詞典》:招携(招攜,招擕)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杜预 注:“携,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 宋 苏轼 《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
(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 梁国 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 聊城 ,将招携 海曲 诸贼。”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招携户口,检责漏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初遇贼,击败之。随广发牌諭招携逆党。”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擕。”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诗:“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 阎公 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漢語大詞典》:携壶(攜壺)
传说 东汉 费长房 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在卖药,卖好药后就跳进壶里。第二天, 费 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丰盛。 费 于是向他学道。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携壶”指行医。 清 侯方域 《赠武林陈文学》诗:“远志分明为採药,携壶不尽是逃名。”
《韵府拾遗 冬韵》:携筇(携筇)
范成大诗低花妨□小携筇
《漢語大詞典》:扶携(扶攜)
(1).提携,扶植。《韩诗外传》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为君子。”
(2).搀扶。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讙为贺。”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所欲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明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乃扶携而诉於臺,获以其事上请,詔进公一官。” 清 唐孙华 《发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携百里支官粮。”
《漢語大詞典》:携将(攜將)
扶持;携带。后汉书·邓训传:“ 黎阳 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 训 徙边。”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休 年十餘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 江 至 吴 。”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特十餘年来,介绍无已,而究其所携将来归者,乃又捨治饼饵守囹圄之术而外,无他有也。”
分類:扶持携带
《國語辭典》:携持(攜持)  拼音:xī chí
携带,拿著。《书经。立政》「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句下汉。孔安国。传:「左右携持器物之仆。」
分類:携带扶持
《國語辭典》:解携(解攜)  拼音:jiě xī
分手、别离。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
《高级汉语词典》:携尊
端起酒器
《漢語大詞典》:携取(攜取)
亦作“携取”。 携带,拿取。《诗·大雅·板》“如取如携” 唐 孔颖达 疏:“言其必从君化,如携取之随人君也。” 明 唐顺之 《吴母唐孺人墓志铭》:“徃来姻戚所,或见有异书及诸稗官小説,輒携取以归,旬日而还之,则既诵习之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田里种的菜,池里养的鱼,放出来的鷄子鸭子,那一种不是任凭那些营兵随意携取,就同是营里公用的东西一般。”
分類:携带
《漢語大詞典》:不携(不攜)
无离心。国语·周语上:“分均无怨,行报无匱,守固不偷,节度不携。” 韦昭 注:“携,离也。”
分類:离心
《韵府拾遗 齐韵》:我携(我携)
张九龄诗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