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摇荡(搖蕩)  拼音:yáo dàng
1.摇动晃荡、动荡不安。《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仓廪既空,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2.鼓舞、鼓动。《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國語辭典》:摇荡(搖盪)  拼音:yáo dàng
摇摆晃荡。如:「窗口的风铃随风摇荡,发出清脆的声音。」
《分类字锦》:晓钟摇荡(晓钟摇荡)
温庭筠 宿松门寺诗 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分类:庄严
《国语辞典》:神魂摇荡(神魂摇荡)  拼音:shén hún yáo dà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一发神魂摇荡。」也作「神魂飘荡」、「神魂飞荡」、「神魂飞越」、「神魂荡飏」、「神魂荡漾」、「神魂驰荡」、「神摇魂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