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弹射(彈射)
(1).用弹丸射击。汉书·宣帝纪:“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唐 陆龟蒙 《练渎》诗:“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
(2).泛指射箭等武艺。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孰云三军壮,惧我弹射雄。”
《國語辭典》:指斥  拼音:zhǐ chì
1.直呼之。《抱朴子。内篇。黄白》:「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南史。卷五○。刘瓛传》:「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2.指摘、责备。《晋书。卷七五。范汪传》:「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元来德宗皇帝心性最是猜忌,说他指斥朝廷,讥讪时政。」
《國語辭典》:掎摭  拼音:jǐ zhí
1.指摘、批评。《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呵文章,掎摭利病。」
2.摘取。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漢語大詞典》:指切
指摘;指责。东观汉记·崔駰传:“ 駰 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 宪 不能容。”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捨斥己之至諫,进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於代。” 明 归有光 《〈玉岩先生文集〉序》:“公奋不顾身,指切时事。” 李广田 《论文学教育》:“他们不但看明了事实,而且敢于‘指切事实’。”
《漢語大詞典》:镌责(鐫責)
(1).降低官职,追究责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三人者,皆以西师之败鐫责。”明史·陈镛传:“二十三年追坐 德 ( 陈德 )、 胡惟庸 党,詔书言其征西时有过被鐫责,遂与 惟庸 通谋。爵除。”
(2).指摘;斥责。 清 王士禛 《谢榛〈四溟诗话〉序》:“已而 于鳞 名益盛, 茂秦 与论文,颇相鐫责。 于鳞 遗书絶交。” 清 赵翼 《杨桐山具精馔招饮》诗:“衅妇被譙訶,饔子受鐫责。”
《國語辭典》:弹驳(彈駁)  拼音:tán bó
弹劾驳斥。《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囧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弹驳公卿,无所回避,百僚皆惮之。」
《漢語大詞典》:疵诋(疵詆)
指摘;诋毁。 宋 陆游 《答王樵秀才书》:“间偶见程文一二可爱者,往往遭涂抹疵詆,令人气涌如山。”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訾诟(訾詬)
指摘,责骂。 明 高攀龙 《职方刘静之先生墓志铭》:“世固不乏修身洁行士也,然往往飭治象貌,不为世訾詬而已。” 清 吴敏树 《吴橒台哀辞》:“惜其以贫故,颠倒所为,不得一意尽力於文章,行身往往不自顾惜,蒙世之訾詬,亦不能无恨。”
分類:责骂
《漢語大詞典》:刺规(刺規)
指摘,规劝。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刺规多諫諍,端拱自光辉。”
分類:规劝
《漢語大詞典》:指摭
犹指摘。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德裕 为相,指摭 僧孺 ,欲加之深罪。”参见“ 指摘 ”。
分類:
《國語辭典》:指摘  拼音:zhǐ zhāi
指出错误的地方。《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卷,时人服其精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
《國語辭典》:指责(指責)  拼音:zhǐ zé
责备、怪罪。如:「他常因办事不力,而受老闆指责。」
《漢語大詞典》:指抉
(1).犹指摘。旧唐书·熊望传:“有口辩,往往得游公卿间,率以大言诡意,指抉时政。”
(2).指名挑选。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今欲多种一桑,多置一牛,蓄二年之粮,藏十疋之帛,邻里已目为富室,指抉为衙前矣,况敢益田畴,葺庐舍乎?”
分類:挑选
《漢語大詞典》:镌诋(鐫詆)
指摘,诋毁。新唐书·裴度传赞:“ 穆宗 不君,憸人腐夫乘衅鐫詆,而 度 遂无显功。”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掎擿
指摘,挑剔。旧唐书·张柬之传:“请所有掎擿先儒,愿且以时消息。”
分類:挑剔
《國語辭典》:指派  拼音:zhǐ pài
1.派遣、委任。如:「公司指派我到分部去当主任。」
2.指摘。如:「不是主任要指派你的不是,而是你实在太过疏忽,才导致这次公司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