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两髀生肉
 
将军髀满
  
摩挲髀肉
  
消髀肉
 
无髀肉
 
自摩髀肉
 
鞍马销髀肉
   
髀肉未消
 
髀肉消
 
髀肉渐生
 
髀肉生
 
髀里悲
 
髀里肉生
 
髀重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禦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85~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

简释

髀肉:喻因生活安逸而无所作为。唐白居剔题裴晋公女儿山刻石诗后》:“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例句

上山嫌䯗重,拔剑叹衣生。 姚合 赠卢大夫将军

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 张祜 观宋州田大夫打毬

白马知无髀上肉,黄巾泣向箭头书。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

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由羡愈头风。 罗隐 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

典故
光阴蓟子训
 
公摩挲
 
几摩挲
 
摩挲金狄
 
摩挲铜人
 
摩挲铜狄
 
摩狄
 
摩铜人
 
摩铜狄
 
抚铜狄
 
灞城翁
 
看铜狄
 
蓟叟
 
见铜人制
 
逢蓟子
 
金狄手摩挲
 
金狄摩挲
  
铜狄摩挲
 
铸狄年

相关人物
蓟子训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蓟子训〉~2745~
蓟子训者,不知所由来也。建安中,客在济阴宛句。有神异之道。尝抱邻家婴儿,故失手墯地而死,其父母惊号怨痛,不可忍闻,而子训唯谢以过误,终无它说,遂埋藏之。后月馀,子训乃抱儿归焉。父母大恐,曰:「死生异路,虽思我儿,乞不用复见也。」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母不觉揽取,乃实儿也。虽大喜庆,心犹有疑,乃窃发视死儿,但见衣被,方乃信焉。于是子训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慕之。后乃驾驴车,与诸生俱诣许下。道过荥阳,止主人舍,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子训曰:「乃尔乎?」方安坐饭,食毕,徐出以杖扣之,驴应声奋起,行步如初,即复进道。其追逐观者常有千数。既到京师,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数百人,皆为设酒脯,终日不匮。后因遁去,遂不知所止。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旦至暮,如是数十处。时有百岁翁,自说童儿时见子训卖药于会稽市,颜色不异于今。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唐·李贤注引郦元水经注曰「魏文帝黄初元年,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下〉~66~
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人有见蓟子训与父老共摩铜人曰,正见铸此时,计尔日以近五百年矣。
《國語辭典》:拊髀  拼音:fǔ bì
手拍腿。表振奋、嗟叹或欣喜的样子。《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
《國語辭典》:抚髀(撫髀)  拼音:fǔ bì
拍著大腿。唐。皇甫枚《王知古》:「直方起而抚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间有张直方耶?』且止知古。」
《漢語大詞典》:惊肉生髀(驚肉生髀)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绍 遣将道路奉迎,身去 鄴 二百里,与 先主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宋 刘源 《水调歌头》词:“人人惊肉生髀,郤日欲挥戈。”
《國語辭典》:髀肉  拼音:bì ròu
大腿两侧上的肌肉。如:「髀肉复生」。
分類:大腿
《漢語大詞典》:铜狄(銅狄)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五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 临洮 ……是岁 始皇 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后因称“铜人”为“铜狄”。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铜狄分形,肃严扃於左序。” 金 刘迎 《赠人》诗:“ 蓬莱 咫尺三万里,铜狄因循五百年。”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