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一摹
太玄经元:一摹而得乎天,故谓之有天;再摹而得乎地,故谓之有地;一摹而得乎人,故谓之有人。
《骈字类编》:纸摹(纸摹)
春明退朝录:致政王侍郎子融言,天圣中,归其故里青州,时滕给事涉为守,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以纸摹之,其家尚馀数幅。
《韵府拾遗 虞韵》:摹朱
晁补之胡戢秀才集:古作琬琰堂诗:儿作摹朱妇遮壁。按谓碑刻也。
《漢語大詞典》:摹儗
见“ 摹拟 ”。
《國語辭典》:摹拟(摹擬)  拼音:mó nǐ
1.模仿。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齐光禄江淹》:「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也作「模拟」。
2.修辞学上指文学作品对自然与人生各种现象的摹写。
《漢語大詞典》:摹打
谓以纸覆于金石器物的铭刻上,铺毡捶击,然后用绵包醮墨,打印出铭刻的文字或图画。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 淳熙 戊申 汪季路 ……出所藏本谓予曰:‘本有肥瘦之异,当以孰为胜?’予以所见及所听 杨公 者告之。 季路 笑曰:‘摹打有不同耳,非有二本也。’”
《漢語大詞典》:摹放
见“ 摹倣 ”。
《國語辭典》:摹仿  拼音:mó fǎng
仿效。《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次日,墨迹陈了,又摹仿了寺里一颗印印上,然后交给济川,捧了进去。」也作「模仿」。
分類:摹仿仿效
《漢語大詞典》:大摹
大法。文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薛综 注:“摹,法也。言帝之巡狩,眇然以天末为远期,规欲以为万代之大法也。” 三国 魏 邯郸淳 《魏受命述》:“斯固我皇之大摹,思心之所存也。”
分類:大法
《漢語大詞典》:摹揣
摸揣;推测。 清 刘大櫆 《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世俗日益偷,竞为輭美,以相媚説为能……从荐绅以迄里巷,父兄所以教戒其子弟,一皆摹揣成习。”参见“ 摸揣 ”。
分類:推测
《漢語大詞典》:摸揣
(1).推测。 清 洪升 《长生殿·禊游》:“迎机导窾,摸揣圣情;曲意小心,荷承天宠。”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你们创嘛……粮食全没寄远,不在暗窑就在地窖里!我不信你们这么多人,还摸揣不上?”
(2).谓试探着前进。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五章:“ 石得富 心里想,最坏忍耐到天黑,他也能摸揣出去。”
《韵府拾遗 萧韵》:摹描
高得旸题画诗:屋梁落月见颜色,妙处不待穷摹描。
《國語辭典》:摹想  拼音:mó xiǎng
摹拟想像。如:「有些东西,如今不存在,只能用摹想的。」
分類:模拟想象
《國語辭典》:摹肖  拼音:mó xiào
描绘摹写得很像。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费骚人携遍诗囊,丹青手岂易摹肖。」
分類:依样复制
《漢語大詞典》:影摹
犹影钞。 莫友芝 《宋元旧本经眼录·东坡先生〈物类相感志〉》引 清 陈鳣 跋:“今从 鲍 氏 知不足斋 影摹 姚 氏 茶梦庵 旧本,装潢成册。”
分類:影摹
《漢語大詞典》:印摹
犹印刷。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周 尚韦编, 汉 始侧理, 唐 犹传録, 宋 则印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至 唐 末 宋 初,钞録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
分類:印刷
《漢語大詞典》:翻摹
依原样摹写。 明 何镗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乃命郡守 建安 陈公 依真定本翻摹授梓,余为校正若干字。”
《漢語大詞典》:摹泐
见“ 摹勒 ”。
《漢語大詞典》:摹勒
(1).依样描字刻石。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丙戌,御製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 京师 神霄宫 刻记於碑,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
(2).亦作“ 摹泐 ”。描摹勾勒。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貽永 , 祁公 之子。国初藏名书画,最多真蹟……而当时摹勒出待詔手,笔多凝滞。”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或谓 靖康 之变,二 王 书卷流落民间,后经蒐罗得之,遂以勒石。所得者,或係他手摹泐。”
(3).模仿。 宋 李觏 《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谁不为文,大抵摹勒 孟子 ,刼掠 昌黎 。若为文之道,止此而已,则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可为名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