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稷事
播种五谷的事,农事。《书·舜典》“汝后稷” 唐 孔颖达 疏:“稷是五穀之长,立官主此稷事。”
《漢語大詞典》:播艺(播藝)
播种耕作。 唐 常衮 《扶风郡王马公神道碑铭》:“禾麻菽麦,业於播艺,用之有节。”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鰥寡不恤,游惰不禁,播艺不增,孝弟不劝。”
分類:播种耕作
《漢語大詞典》:种播(種播)
耕种,播种。 宋 黄庭坚 《演雅》诗:“络纬何尝省机织,布穀未应勤种播。”
《漢語大詞典》:稷穑(稷穡)
谓 后稷 教民播种五谷。 明 唐顺之 《跋李怀琳书绝交书后》:“大则 虞 庭 禹 水, 稷 穡 皋 刑,以至 夔 石 益 兽,各致其能而相资以成治。”
《國語辭典》:直播  拼音:zhí bò
不经过剪辑或配音的过程,把现场画面直接传送至萤光幕上。
《漢語大詞典》:播获(播穫)
(1).喻子孙继承父祖之业。语出《书·大诰》:“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 裴子野 论曰: 高祖 蟣虱生介胄,经啟疆埸,后之子孙,日蹙百里,播穫堂构,岂云易哉!”
(2).播种收获。 清 唐甄 潜书·居心:“若农夫然,播穫百穀,候之而弗失焉。”
《漢語大詞典》:降播
谓教民播种。语出书·吕刑:“ 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 孔 传:“ 后稷 下教民播种。”史记·殷本纪:“ 后稷 降播,农殖百穀。”
分類:教民播种
《國語辭典》:整地  拼音:zhěng dì
种植农作物前整理土地,以利植物生长的工作。包括锄地、松土、做畦等。
《國語辭典》:春播  拼音:chūn bò
春季播种。如:「严冬过后,农人便忙著准备春播。」
分類:春天播种
《国语辞典》:秋播  拼音:qiū bò
在秋天播种。所种植的多是耐冬寒的农作物,如蚕豆、豌豆、油菜等。
《漢語大詞典》:夏播
夏季播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汝南县老君庙乡抗旱抢种经验》:“原来计划种芝麻十五亩。会后……增加到二十一亩,占夏播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九点六。”
分類:播种
《漢語大詞典》:白槎
(1).方言。指未上油漆或颜色的木制器具。 梁斌 《红旗谱》五:“ 朱老忠 走到家门前一看,还是那座土坯门楼,还是那两扇白槎小门。”
(2).方言。指土地未经播种、施肥。《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3期:“过去很多地白槎下种,至一九五八年施肥面积已达百分之九十五。”
《國語辭典》:点播(點播)  拼音:diǎn bò
1.作物栽培的一种播种方法。土面做播条后,在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播下种子,再行覆土。
2.请电台播放指定的歌曲。如:「广播电台纷纷增设点播电话,以广招听众。」
《漢語大詞典》:楼犁(樓犂)
即耧犁。耧车。可同时进行犁沟和播种的农具。事物纪原·农业陶渔·楼犁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皇甫隆 为 燉煌 太守,民不晓耕, 隆 乃教民作楼犂,省力过半。” 唐 元稹 《田家词》诗:“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楼犂作斤斸。”一本作“ 耬犂 ”。
《國語辭典》:基肥  拼音:jī féi
于播种或作物移栽之前,施于土壤的肥料。具有供给作物养分,改良土壤的作用。也称为「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