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球场(球場)  拼音:qiú cháng
球类运动场地。如:「排球场」、「足球场」。
《國語辭典》:步伐  拼音:bù fā
步,军队行进;伐,以兵器击刺。「步伐」泛指队伍行进的脚步。《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行列十分整肃,步伐十分整齐。」
《漢語大詞典》:水操
旧指在水上进行的军事操练。《清会典事例·职掌·水操》:“ 光绪 十二年,復 昆明湖 水操。”
《國語辭典》:练武(練武)  拼音:liàn wǔ
练习武术、功夫。如:「他打算拜师学习国术,藉著练武达到强身的目的。」
《漢語大詞典》:番教
轮番操练。宋史·孝宗纪二:“四年春正月戊辰,籍 荆南 义勇民兵,增给衣甲,遇农隙日番教。”
分類:轮番操练
《國語辭典》:校场(校場)  拼音:jiào cháng
古时操练兵马或比赛竞技的场所。唐。李濯〈内人马伎赋〉:「始争锋于校场,遽写鞚于金埒。」也作「较场」。
《漢語大詞典》:内操
明 时选太监在宫中授甲操练,谓之内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至 天启 二年六月内 王体乾 、 史宾 、 张文元 奉先帝圣旨,选内操官人时,便已在北上门居中。”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我一手保你掌管内操的事儿,已经半个月啦。”
《國語辭典》:操场(操場)  拼音:cāo cháng
1.供军事操练的广场。《军语。演习军语》:「操场:又曰练兵场,即操演队伍之场也。」
2.供体育活动的广场。一般指学校的运动场。如:「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请在操场集合。」
《國語辭典》:板障  拼音:bǎn zhàng
1.用木板做成的屏障。《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方妈妈随把房门拽上了,铿的一声下了锁,隔著板障大声骂道:『孙家小猢狲听著,你害我女儿吊死了,今挺尸在床上,交付你看守著。』」
2.从中作梗、阻碍。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不但我要娶他,喜得他也有心嫁我,争奈这虔婆百般板障。」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那周舍亲事,不是我百般板障,只怕你久后自家受苦。」
3.练习越过障碍物用的设备。以木板做成,如同板壁,军队超越障碍练习时,有此设备。
《漢語大詞典》:都肄
谓检阅操练士卒。汉书·王莽传下:“时 忠 ( 董忠 )方讲兵都肄。” 颜师古 注:“肄,习也,大习兵也。”
《國語辭典》:出操  拼音:chū cāo
到室外操练。如:「今天下雨,暂时不用出操。」也作「上操」。
《漢語大詞典》:操江
(1). 明 代官名。全称提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 江 防之事。 清 顺治 元年沿置,兼巡抚 安 、 徽 、 宁 、 池 、 太 、 广 ,驻 安庆 。至 康熙 元年省操 江 所部十二营,改隶总督。始置 安徽 巡抚。因 明 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故亦有操江御史、操江都御史之称。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苏云 直至 南京 ,写下一张词状到操江御史衙门去出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鑑 因是亦得转 南京 操江都御史。”参阅明史·职官志四清史稿·职官志三
(2).在 江 上操练兵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操 江 夜入 武昌门 ,鸡犬寂寥似野村。”
《漢語大詞典》:兵操
旧时指军事操练。
分類:军事操练
《漢語大詞典》:走队(走隊)
(1).率领队伍。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洪逆颠末记:“相持数日,不战回,自走队往援 嘉兴 , 嘉善 、 平湖 一时并失。”
(2).列队操练。 冰心 《到青龙桥去》:“无事的时候,叫他穿着破烂的军衣,吃的是黑面,喝的是冷水,三更半夜的起来守更走队,在悲笳声中度生活。”
《漢語大詞典》:勒卒
部署、操练士卒。墨子·旗帜:“勒卒,中教解前后左右。” 孙诒让 间诂:“盖谓部勒兵卒,将居中而教其前后左右。”汉书·晁错传:“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