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9,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五色棒
一曹三马
渔阳操
只鸡斗酒吊新丘
词典
操觚
操履
节操
曹操
操戈
操舟
操持
操行
操心
雅操
操刀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操〉~2~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不避豪彊,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莫敢犯者。」

例句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李商隐 有感二首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韦应物 示从子河南尉班

典故
一曹三马

相关人物
司马懿
 
曹操(魏武帝)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20~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孙文懿,大行杀戮。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
典故
相关人物
刘表
 
曹操(魏武帝)
 
祢衡
 
黄祖

参考典故
击狂节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下·祢衡传》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著岑牟单绞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庾子山集》卷三《夜听捣衣诗》
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例句

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 孟郊 送淡公

典故
只鸡斗酒吊新丘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后汉书》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桥玄〉~697~
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悽怆致祭。自为其文曰:「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汎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幽灵潜翳,邈哉缅矣!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怀旧惟顾,念之悽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
《國語辭典》:操觚  拼音:cāo gū
觚,木简,古人在木简上写字。操觚指执笔作文。《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分類:写作
《國語辭典》:操履  拼音:cāo lǚ
素行,平日所遵守及履行的事。《北史。卷八九。艺术传上。庾季才传》:「操履贞懿,立言忠鲠,每有灾异,必指事面陈。」《明史。卷一五八。顾佐传》:「佐孝友,操履清白,性严毅。」
分類:操守
《國語辭典》:节操(節操)  拼音:jié cāo
坚定不移的操守。《晋书。卷八九。忠义传。沈劲传》:「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志欲立勋以雪先耻。」
《国语辞典》:曹操  拼音:cáo cāo
人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國語辭典》:操戈  拼音:cāo gē
1.执戈。《列子。周穆王》:「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唐。符载〈愁赋〉:「伏波据鞍而骨惊,定远操戈而涕激。」
2.比喻互相敌对、攻击。如:「同室操戈」、「入室操戈」。明。尹耕 秋兴诗四首之三:「推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國語辭典》:操舟  拼音:cāo zhōu
驾驶船只。《庄子。达生》:「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
《國語辭典》:操持  拼音:cāo chí
1.握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太平广记。卷三四七。曾季衡》:「此物虽非珍异,但贵其名如意,愿长在玉手操持耳。」
2.运用、操作。《北史。卷六三。苏绰传》:「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3.执掌、管理。《管子。版法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红楼梦》第一六回:「贾琏遂问别后家中的诸事,又谢凤姐的操持劳务。」
4.操守。唐。杜甫〈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诗:「推荐非承之,操持必去嫌。」唐。韩愈〈答崔立之书〉:「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
《國語辭典》:操行  拼音:cāo xìng
品行、品德。《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太史公曰:「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唐。韩愈〈谴疟鬼〉诗:「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
《國語辭典》:操心  拼音:cāo xīn
1.劳费心力、精神。《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红楼梦》第五五回:「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
2.执持的心志。《史记。卷九八。傅宽传》太史公曰:「蒯成侯周緤操心坚正,身不见疑。」宋。司马光 皮公弼第二札子:「盖言人操心不正者,虽有材能,无所用也。」
《漢語大詞典》:雅操
(1).雅正的乐曲。后汉书·仲长统传:“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 唐 李群玉 《失鹤》诗:“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明朝去把 华 封祷,奏一曲壎箎雅操。”
(2).高尚的操守。晋书·山涛传:“足下在事清明,雅操迈时。”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序》:“美 范公 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英声超北地,雅操迈东乡。”
《國語辭典》:操刀  拼音:cāo dāo
1.执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汉。王充《论衡。顺鼓》:「悉发国人,操刀把杖以击之。」
2.比喻执掌、管辖。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操刀永兴,二邑同化。」
《國語辭典》:操刀伤锦(操刀傷錦)  拼音:cāo dāo shāng jǐn
春秋时,郑国子皮想重用年轻、阅历少的尹何为邑大夫,使其学习治国法。但子产反对,以舍不得将美锦绸拿去学习裁缝,却舍得用才浅者去治理邑都,是轻百姓重锦绸的做法来劝谕子皮。典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后比喻将权力授予才能、经历薄弱者,必招致失败。北魏。温子升〈西河王谢太尉表〉:「常恐执辔轻轮,操刀伤锦。」
《漢語大詞典》:五色棒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曹操 ﹞除 洛阳 北部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人撰《曹瞒传》:“ 太祖 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 唐 李商隐 《有感》诗之一:“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宋 梅尧臣 《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将五色棒,欲取 洛阳 名。”
分類:严刑峻法
《漢語大詞典》:悬棒(懸棒)
曹操 除 洛阳 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之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后以“悬棒”指严正执法。 唐 韦应物 《示从子河南尉班》诗:“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漢語大詞典》:渔阳操(漁陽操)
《渔阳参挝》。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之三:“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参见“ 渔阳参挝 ”。
《漢語大詞典》:渔阳参挝(漁陽參撾)
鼓曲名。亦称“ 渔阳掺挝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 衡 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 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用他那流着鲜血的手,抢过主帅手中的槌来擂出的鼓声,是 祢衡 那喷着怒火的《渔阳掺挝》。”
分類: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