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擒  拼音:shēng qín
活捉。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之五:「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薛仁贵征辽事略》:「总管放心,俺生擒贼将,夺莹铠。」
分類:活捉
《國語辭典》:就擒  拼音:jiù qín
被捉。如:「束手就擒」。《新唐书。卷一五二。列传。李绛》:「今孽竖就擒,方收威柄。」《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段凝非将帅材,彼闻王彦章已就擒,则破胆矣。安保其能为陛下尽节乎?」
分類:写作
《骈字类编》:七擒
汉晋春秋,见上。柳氏家录:诸葛亮因八阵以施武,经七擒以即戎。 苏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见三捷下。
《國語辭典》:擒获(擒獲)  拼音:qín huò
抓到。《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是矣!今若不下手,必遭擒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罗氏女道难负前誓,只待临嫁之日,拚著一死,以谢小生,所以约小生去觌面永诀。踪迹不密,却被擒获。」
分類:擒获捕获
《國語辭典》:成擒  拼音:chéng qín
捉住、抓到。如:「一举成擒」。
《漢語大詞典》:擒捕
捕捉。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宋史·职官志七:“巡检司……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方部署伪官,事已洩,官军擒捕,围而火攻之。”
分類:捕捉
《國語辭典》:擒纵(擒縱)  拼音:qín zòng
1.捕捉与释放。唐。李邕 斗鸭赋:「集如异国之同盟,散若诸侯之背约。迭为擒纵,更为触搏。」
2.比喻事情的轻重缓急。唐。元稹 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少学读经史子,至古今成败之言,尤所穷究,遂贯穿于神枢鬼藏之间,而尽得擒纵弛张之术矣。」
《漢語大詞典》:擒生
活捉敌人。 唐 戎昱 《从军行》:“擒生 黑山 北,杀敌黄云西。”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之三:“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 楼兰 报国恩。” 清 吴伟业 《雪中遇猎》诗:“少年家住 贺兰山 ,磧里擒生夜往还。”
《国语辞典》:韩擒虎(韩擒虎)  拼音:hán qín hǔ
人名。(西元538~592)原名豹,字子通,隋河南东垣人。慷慨多智,勇敢善战,曾率五百精兵,直入朱雀门,俘陈后主,功进上柱国,别封寿光县公,官至凉州总管。
《漢語大詞典》:擒戮
活捉处死。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 李师道 苞藏祸心,暴露逆节,罪盈恶稔,众叛亲离,未劳师徒,自取擒戮。”
分類:活捉处死
《國語辭典》:擒捉  拼音:qín zhuō
捕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知县委捕官相验,随即差了应捕,擒捉凶手。」《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生苗洞里路径,小的都认得。求老爷差小的前去打探得别庄燕现在何处,便好设法擒捉了。」
《漢語大詞典》:追擒
亦作“ 追禽 ”。 追赶捉拿。宋书·王蕴传:“事败,走鬭场,追禽,斩於 秣陵市 。”南史·循吏传·孙廉:“有所讨逐,越境追禽。”明史·宦官传一·郑和:“ 和 力战,追擒之 喃渤利 ,并俘其妻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失事》:“宜速遣马步捕快,会同营哨飞骑追擒。”《荡寇志》第九一回:“不乘此刻追擒 天彪 ,更待何时。”
分類:追赶捉拿
《国语辞典》:擒盗(擒盗)  拼音:qín dào
捉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你若依得,一力与你擒盗便是。」
《骈字类编》:枭擒(枭擒)
宋书后废帝纪:元徽二年,张敬儿等枭擒群贼,赏赐封爵各有差。 李德裕赐纥扢斯书:回鹘残兵不满千日,散投山谷,计旬日之内,必合枭擒。
《漢語大詞典》:擒拿(擒拏)
见“ 擒拿 ”。
分類: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