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丑攀谈
说粗俗话
《國語辭典》:牵丝攀藤(牽絲攀藤)  拼音:qiān sī pān téng
比喻东拉西扯,纠缠不清。如:「处理事情要当机立断,不可以牵丝攀藤,拖泥带水。」也作「牵丝扳藤」。
《漢語大詞典》:攀绊(攀絆)
牵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少后三二日,多不过十朝,须要您 鶯鶯 偿命……’ 红娘 曰:‘休攀绊!’” 凌景埏 校注:“攀绊,扳扯。”
分類:牵扯
《國語辭典》:攀蟾折桂  拼音:pān chán zhé guì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比喻科举及第。元。荆干臣〈醉花阴。鸳鸯浦套。尾声〉:「攀蟾折桂为卿相,成就了风流情况。」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也不想攀蟾折桂,一举成名也。」
《國語辭典》:攀车卧辙(攀車臥轍)  拼音:pān jū wò chè
挽留或眷恋贤明长官。《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麾旆每反,行悲道泣,攀车卧辙之恋,争涂忘远;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弥结。」也作「攀辕卧辙」。
《國語辭典》:攀辕卧辙(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恋贤明长官。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仕进类。攀辕》:「汉侯霸为临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辕卧辙愿留期年。」也作「攀车拒轮」、「攀车卧辙」、「攀辕扣马」。
《國語辭典》:攀扯  拼音:pān chě
攀拉关系。《红楼梦》第二回:「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
《漢語大詞典》:攀地龙(攀地龍)
野藤的一种。因爬在地上,故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小麦也都淹没在野草里,到处都是攀地龙和野苇子。”自注:“攀地龙,爬在地上的一种野藤。”
分類:地上
《韵府拾遗 迥韵》:攀顶(攀顶)
郭祥正诗攀顶瞰海水湛碧才一瓯
《漢語大詞典》:攀傅
见“ 攀附 ”。
《國語辭典》:攀附  拼音:pān fù
1.攀拉附著。三国魏。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设令守无巧拙,皆可攀附,则公输已陵宋城,乐毅已拔即墨矣。」
2.依附。《后汉书。卷一六。邓寇列传。寇恂》:「今闻大司马刘公,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士多归之,可攀附也。」《宋史。卷二六八。列传。张逊》:「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其吁谋献替无闻焉。」
《國語辭典》:攀高接贵(攀高接貴)  拼音:pān gāo jiē guì
攀附结交权贵。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料强如误桃源聪俊俏刘郎,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毕罢了浅斟低唱,撇下了数行莺燕佔排场,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也作「攀高结贵」、「接贵攀高」。
《國語辭典》:攀高结贵(攀高結貴)  拼音:pān gāo jié guì
攀附结交权贵。《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也作「攀高接贵」、「接贵攀高」。
《國語辭典》:攀高接贵(攀高接貴)  拼音:pān gāo jiē guì
攀附结交权贵。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料强如误桃源聪俊俏刘郎,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毕罢了浅斟低唱,撇下了数行莺燕佔排场,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也作「攀高结贵」、「接贵攀高」。
《漢語大詞典》:攀高枝儿(攀高枝兒)
喻爬上高位或选择更好的职业、岗位等。《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 黑嫂 越来越感到,丈夫并不是一个本份的庄稼人,总想攀高枝儿,当个官什么的。” 航鹰 《开市大吉·榴开百子》:“干哪行都有出息。不好好干,请!攀高枝儿去!”
《漢語大詞典》:攀告
犹控告。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我还要阎王殿下攀告你来,拏去质辨。”
分類:控告
《漢語大詞典》:攀个大(攀個大)
方言。犹言摆老资格。 老舍 《骆驼祥子》七:“也不是我攀个大,你还是小兄弟呢。”
《漢語大詞典》:攀害
诬供陷害。《天雨花》第九回:“小人怎敢攀害,所供句句实情,并无半字虚誆。”
分類: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