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割稻机(割稻机)  拼音:gē dào jī
收割稻谷的机器。
《国语辞典》:麦碴儿(麦碴儿)  拼音:mài chá ér
麦子收割后,在原地另种的白薯,实细长而味甜,称为「麦碴儿」。如:「麦茬地所种的白薯,就叫麦碴儿。」
《國語辭典》:冬小麦(冬小麥)  拼音:dōng xiǎo mài
秋末冬初播种,翌年春夏间收穫的小麦。生育期经历冬季,乃称「冬小麦」。
《漢語大詞典》:秎获(秎穫)
谓收割禾稻。管子·立政:“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穀,岁虽凶旱,有所秎穫。”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説文无‘秎’字,‘秎’盖为‘扮’之譌。《手部》‘扮,握也;从手,分声,读若粉。’扮穫谓握禾而刈之。”
分類:收割
《漢語大詞典》:翻茬
在谷物或其他农作物收割后进行浅耕,将留下的茎和根翻入土中。
《漢語大詞典》:护获(護穫)
保护收割庄稼。新唐书·李愬传:“ 愬 候 祐 护穫于野,遣 史用诚 以壮骑三百伏其旁,见羸卒若将燔聚者, 祐 果轻出, 用诚 禽而还。”
《漢語大詞典》:过冬作物(過冬作物)
越冬作物。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漢語大詞典》:茬口
(1).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栽作物的种类和次序。《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由于农庄内村庄分散,道路弯曲,地块零乱、不规则,不但影响了拖拉机的耕种效率,而且茬口很难实行合理轮换,影响作物的产量。”
(2).当口;机会。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 齐大夯 见是个茬口,也接着温声细语地说:‘什么工作也是一样。’”
(3).指某种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如:西红柿茬口壮,种白菜很合适。
《漢語大詞典》:茬子
农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根茎。 王安友 《协作》:“满地全是茬子,看去好像刚刚割过的韭菜。”
《國語辭典》:抢收(搶收)  拼音:qiǎng shōu
为避免遭受损失,于农作物成熟或接近成熟时紧急采收。如:「国军官兵于台风来临前,协助农民抢收稻米。」
《國語辭典》:秋庄稼(秋莊稼)  拼音:qiū zhuāng jia
秋天收成的农作物。
《國語辭典》:农活(農活)  拼音:nóng huó
从事农业生产时的耕地、播种、收割等稼穑事宜。如:「现在正是农忙期,要干的农活多著呢!」
《漢語大詞典》:石镰(石鐮)
石器时代收割用的石制农具。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有些氏族﹞收割作物,都使用磨光的长方形或半月形石刀和石镰。”
《漢語大詞典》:麦月(麥月)
收割麦子的季节。 王汶石 《大木匠》:“就像她麦月天,在田里和男人们比赛割麦,在脊背上搁一页瓦,抡一上午镰刀不展腰似的。”
《國語辭典》:麦茬(麥茬)  拼音:mài chá
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如:「麦子收割后,田里只见光秃秃的麦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