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改良  拼音:gǎi liáng
改变事物使其更加优良。《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看照这样做下去,是决计不讨好的,总要大大的改良才是。」
《國語辭典》:改善  拼音:gǎi shàn
有所改变,使更趋良善。如:「改善社会风气,要从加强教育,净化人心开始。」
《漢語大詞典》:攘鸡(攘雞)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文献通考·兵五:“知保甲之当罢,而第释五等之田不及二十亩者,是犹紾兄臂而諭以徐,日攘鸡而易以月。”
《國語辭典》:指正  拼音:zhǐ zhèng
纠举错误指出正确答案。亦用为请人批评自己作品或意见的客套话。如:「对别人的指正,我们要虚心接受。」「若有不妥的地方,烦请指正。」
《國語辭典》:诤言(諍言)  拼音:zhēng yán
规劝他人的正直言辞。如:「他肯接纳诤言,所以能够成功。」
《漢語大詞典》:脩改
修订改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按此书隶,在 春秋 之前,但诸国或用或不用。 程邈 观其省易,有便於时,故脩改而献,非创造也。”
分類:修订改正
《漢語大詞典》:修慝
同“脩慝”。
谓改正过错。
《漢語大詞典》:脩慝
谓改正过错。 明 刘基 《醒斋铭序》:“ 刘基 闻而喜其善脩慝也,故为之铭,使揭于楣且以坚其志。”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第九章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要为脩慝者言之尔。”
《漢語大詞典》:月攘
比喻容忍错误,只肯逐步改正。典出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宋 朱熹 《答蔡季通书》:“不若从此痛自斩絶,毋以此等为愧,而深求可愧之实,不必更为月攘之计,以俟来年,庶乎於迁善改过,有日新之功。”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八节:“谓兹小节耳,操之何太急。谓是戒将来,今且月攘一。”
《國語辭典》:改错(改錯)  拼音:gǎi cuò
1.更正错误。如:「这份稿子需要校对与改错。」
2.改变措施。《楚辞。屈原。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漢語大詞典》:迁行(遷行)
(1).古代集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礼节,包括出入坐起、列队行进等。逸周书·大聚:“立乡射以习容,春和猎耕耘以习迁行。” 朱右曾 校释引 郑司农 曰:“习迁行者,习出入坐起、随行雁行之节。”
(2).谓改正其行为。墨子·贵义:“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國語辭典》:釐正  拼音:lí zhèng
整理改正。如:「教授专研训诂校勘之学,对古籍文献的讹误多所釐正,深受学界的敬重。」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釐正遗文,缉其精华。」《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列传上。颜师古》:「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釐正。」
《漢語大詞典》:正订(正訂)
订正;改正著作中的谬误。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执事疑 愈 ,深合鄙意,盖於 愈 文,多所正订,故略述私意如此。”
《國語辭典》:悔改  拼音:huǐ gǎi
承认过错,并加以改正。宋。王安石〈临川吴子善墓志铭〉:「其弟终感悟悔改为善士,以文学名于世。」
《漢語大詞典》:攻熨
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凡人好辞工书者,皆病癖也。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鍼攻熨。”
《國語辭典》:改善  拼音:gǎi shàn
有所改变,使更趋良善。如:「改善社会风气,要从加强教育,净化人心开始。」
《漢語大詞典》:匡改
纠正,改正。汉书·游侠传序:“及至 汉 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 汉 承其绪,莫能匡改。”
分類:纠正改正